太姥山稀密傳承白茶古樹的“守護人”(3)
——訪福鼎白茶文化使者陳世場先生
守護“稀密傳承白茶古樹”話傳承
記者:青龍寺這株太姥山最大的白茶古樹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陳世場:好,那我講講發(fā)現(xiàn)這株白茶古樹殊勝緣起。
2014年4月20日,,我?guī)М尲野撞柚撇鑾熚簽榻∠壬鷮3倘ヌ焉秸b讀《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因緣而發(fā)現(xiàn)這株白茶古樹的,。
記者:我很好奇,,春茶這么忙,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帶魏總去誦這部經,?
陳世場:我先介紹一下這部經,。這部經藏文經名叫《圣大解脫經》,是藏傳佛教三大解脫經之一,。但這部經漢文本早就散佚失傳,,無法流通。近代日本學者在編纂《大藏經》時,,分別從四處(主要是中國敦煌藏本)授集到經文的絕大部分內容,,經整理校勘后連綴成文,,收錄在《大正藏》,,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
2000年2月,在北京雍和宮拉西仁勤喇嘛啟發(fā)和指導下,,仁人志士開始尋找漢文本工作,。先是在中國佛學院圖書館找到漢文本的手抄本,再找到了《大正藏》收錄的這部經,,但遺憾的是這部經獨缺中卷三千五百字左右的經文,。在焦急躊躇之中,尋找經文志士于北京法源寺房山石經編委會,,在法映法師的幫助下找到了這部經的拓本,。不可思議的是這部經的拓本內容僅有中卷前三頁,沒有多余內容,,恰好將《大正藏》中所缺的三千多字基本補齊,,這三個碑文拓本,好像專門為補齊經文而準備似的,。古代先賢大德們?yōu)椴亟浂炊冻龅男难?,澤披著我們,讓漢文《圣大解脫經》重現(xiàn)天日,。漢文本經名全稱是《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這部經的緣起感人淚下,是釋迦牟尼佛去娑羅樹涅盤途中宣講的,,佛說此經是比佛更難值遇,。釋迦牟尼佛歷劫修行,僅僅得聞一次經的名字,,并未得見此經,。而后,,他又經多劫修行,,終于定光佛時才聞得見此經,并得到授記,。若人受持此經,,就能除滅一切煩惱重罪,繞益眾生,,功德無量,,十方佛土,隨意往生,。同時見此經等同見佛,,受佛加持。
我介紹了這部經殊勝后,,你就知道為何要帶魏總誦此經了,。
記者:是不是誦經時發(fā)現(xiàn)了這株白茶古樹?
陳世場:我到太姥山新月賓館時遇到了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劉桂成先生,他是太姥山管委會工作人員,,在太姥山工作三十多年,,是培訓導游的資深老師。當他得知我們來太姥山誦經之意后,,帶我們到宋代理學家朱熹住過的璇璣洞寺,。到寺后,寺內寺外曬滿白茶,。見此情景,,我請劉老師幫個忙,要他幫助我在太姥山移個野生大白茶樹,,稍大點,,讓我?guī)Щ厝シN在房子邊上。劉老師很認真地說,,我知道有一株很大的白茶古樹,,雖沒有對外報道,移是不行了,。我一聽是白茶古樹,,喜不自勝,要他立刻帶我去看,。劉老師也很歡喜,,帶我們步行到青龍寺。
當我們步行到青龍寺見到這株白茶古樹時,,立刻驚呆了:這株五米多高白茶樹,,分五個干枝,樹冠直徑六七米,,從未見過這么大的白茶古樹,!當時就生起要好好保護這株白茶古樹的強烈愿望!
記者:這株白茶古樹為何命名為“中國太姥山稀密傳承白茶古樹”,?
陳世場:這株白茶古樹在青龍寺,,我們與住持商討如何保護好這株古樹后,成立白茶古樹保護籌委會,,由我總負責,。我們征求茶業(yè)界、茶文化界,、佛教界及社會知名人士保護方案及命名意見,,最終定名為“中國太姥山稀密傳承白茶古樹,”于2014年7月11日開啟白茶古樹保護儀式,。福建省佛協(xié)副會長,,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為白茶古樹書寫定名,,并刻在四米高的木柱上。
記得當時賢志法師在方丈室,,書寫白茶古樹定名時,,當寫到“稀密”兩個字時,微笑著來回踱步,,口念“稀密”“稀密”幾分鐘才落筆的,,或許這本身就含有“稀密”之意了。
“中國太姥山稀密傳承白茶古樹”這個定名,,簡釋字義是:“中國太姥山”是白茶古樹所在地,,也是“中國白茶山”所在地,又是白茶發(fā)源地,。“稀”是稀有難得之意,,“密”是密制、密傳之意,。“傳承”兩字,,這株白茶古樹承上啟下之意,她是上代母樹孕育而來,,又承載繁衍下一代的任務,。在茶文化上,因這株白茶古樹在太姥山,,她承載太姥娘娘慈悲利眾思想,,我們茶人應該傳承下來,讓它代代相傳,。
記者:陳老師想通過保護這株白茶古樹,,來宣揚白茶文化的?
陳世場:有這么個想法,。通過宣傳白茶文化,,讓大眾了解白茶,飲用白茶,,收藏白茶,,提高福鼎白茶知名度,為福鼎茶農增收服務,。同時提醒茶人要制作正宗的福鼎白茶,不做假茶,,堅持正宗正統(tǒng),、質量第一,同時守住底線,,不忘太姥娘娘濟世利民的初心,,讓制茶工藝,、道德、文化一脈相承,。
記者:您是福鼎白茶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中國茶文化。
陳世場:好的,。茶文化從廣義上說,,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從狹義上說著重于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的精神和社會功能,。我們常講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學。
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中國第一部中藥醫(yī)書《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可見三皇五帝時期就知道茶的妙用了,。有人指出,神農用茶作解毒之藥,,當時科學水平低下,,應該用的就是自然曬干的白茶。魯周公是周朝周文王兒子,,周武王弟弟,,他輔左周成王,推行德政勤政,,招覽天下賢才,,天下大治。“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魯周公當是推行茶文化的第一人。
晉朝史學家常璩所撰《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滅紂時,,參加征戰(zhàn)的巴蜀等南方小國部落把茶作為結盟約好的貢品,敬獻給周武王,,可見當時茶非常珍貴,,民間尚未普及。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西周至春秋中葉)里有“誰荼苦,,其甘如薺”,,意思是誰說茶苦,,它的味兒就像薺菜一樣,初入口有點苦澀,,但回味是甘美的,,這顯然將茶上升到文化了。
兩晉文學家郭璞注《爾雅,、釋木》(出于戰(zhàn)國至兩漢),,“今呼名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茶”從“荼”分離出來,走出獨立發(fā)展之路,。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文化逐步普及社會各階層,。兩晉南北朝時,,帝王貴族斂財成風,社會以夸豪斗富為榮,。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yǎng)廉”的問題,出現(xiàn)陸納,、恒溫以茶代酒之舉,。
南齊世祖武皇帝很喜歡茶,崇尚節(jié)儉,,下詔死后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即可??梢?,茶文化開始深入人心,其社會化功能越發(fā)顯著,。
此后,,到了唐代禪宗大興,茶文化勃然興起,,宋代更為盛行,。明清傳承,以至于現(xiàn)代,,不說你也清楚,。
記者:陳老師,我也喜好白茶,,您是白茶文化專家,,請問如何收藏白茶。
陳世場:近幾年來,,白茶熱起來,,白茶投資收藏也被看好。白茶收藏因人而異,,不好劃定,,但我從個人收藏經驗上說,要重視四個方面因素,,即品質,、品牌文化、年份,、價格,。
品質:選原料、工藝,、儲存三方面上佳的
品牌文化:選認真做茶有文化內含品牌
年份:一般選五年內白茶
價格:不貪茶葉市場便宜貨
記者:聽說您收藏的白茶有些不賣是為什么,?
陳世場:有些白茶來源特殊,不是用來賣的,。比如,,世界禪茶交流大會開幕期間百僧供天法會主供品是福鼎白茶,資國寺為此特制八百個白茶禪茶餅(原料為2007年高級牡丹)供天,。賢志法師贈送結緣用去300餅外,,剩下500餅于2011年送給我(我付成本費),收藏此款白茶,,等于收藏見證這段歷史,,無比珍貴。這珍貴白茶禪茶餅,,只給有緣人收藏分享不外賣,。又比如,我們在太姥山密林里采的野生白茶,,品質超好,,簡直無與倫比。按傳統(tǒng)制茶流程制作后,,我們命名為“一泡即大千”,。廣州六榕寺住持法亮法師一弟子曾想用十萬元買一泡“一泡即大千”,供養(yǎng)法亮法師(他喝過),,我拒絕了,。我想用“一泡即大千”表達白茶文化特質精神:不是所有的白茶可以用錢買到的,特別是那些具有特殊人文價值的上好白茶,,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有的可視為無價之寶,。
記者:陳老師,今天您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福鼎白茶及禪茶文化課,,有機緣我還要請您給我講白茶知識,。我知道您曾在福鼎職專授課《投資學》好幾年,投資方面應該有獨到見解,,屆時我在白茶投資收藏具體操作方面請您多指教,。謝謝您!陳老師,!
(未署名圖片陳世場提供)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