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鄭家志:太姥山里的修行

周洋 攝
修心就是使內(nèi)心純潔寧靜,有個好心態(tài),,讓身心獲得真正的自由,;修性,即是通過修煉使不變之本性減少迷悟,、趨于高尚,。
有道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時候登頂與否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過程才是自己所要的修行。

釋長凈 攝
我有六次登太姥山的經(jīng)歷,,每一次際遇都不盡相同,,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夠登頂。第一次是在大學剛畢業(yè)那會兒,,初諳世事,,胸懷理想,向往名山圣水,,慕名而來,,腳下生風,千級臺階,,六十度陡坡峻嶺都不在話下,,直奔山頂。
群峰之上,,一覽眾山,,豪情萬丈。穿山越嶺,,或側(cè)身或俯探或攀爬都是樂趣,,爬山與冒險均可謂酣暢淋漓。初識太姥山,,觸景生情,,那些名揚在外的九鯉朝天,、仙人鋸板、金貓撲鼠,、獨乳朝天等景觀,,維妙維肖,嘆為觀止,。

太姥山的石頭之絕,,絕就絕在每一塊石頭都有生命,每一塊石頭無不讓人哲思,。有一次,,和妻子站在夫妻峰前,清風拂面,,山川肅穆,,我們靜靜依偎,沒有任何言語,,此時此刻,,正如一句詩寫道:“沉默就是最好的語言”。是呵,,人生如夢,,過眼芳華。

夫妻峰 李步登 攝
關(guān)于登太姥山,,我曾問在福鼎市工作了六個多年頭的長者文友:“你一共登過太姥山多少次了,?”他很認真地對我說:“九十九次了?!边@一次在半山客棧里,,我又很認真地問他:“加上這一次,你總該有一百次了吧,?,!”沒想到,他仍認真且堅定地對我說:“第九十九次,!”
我突然明白了,,永遠的九十九次,永遠離一百就差一次,,永遠對自己說,,登太姥山總有差一次而必須再去登臨的理由。我頓悟——人的一生中,,永遠“只差一次”,,這不就是修行么!“登山如品人生,,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一場領(lǐng)悟,。”斯言極是,!

我與太姥山結(jié)緣在山,,與太姥山結(jié)識在茶。太姥山,,白茶山,,名山名茶,挈闊相逢,,登山是修,,喝茶也是修,。
“海上仙都”太姥山,,不但寺廟眾多,而且仙道佛陀云集,。黃帝時有著名的容成子,,堯帝時有白茶鼻祖“老母”,唐朝時有智饒,,明朝有慧明,,清代有行智、秀懷,、智水,,等等。

摩霄庵

香山寺

國興寺
我不知道,,在太姥山里修行的那些仙人名士,,是因為幽居仙山而得以漸悟頓悟,還是因為仙山里的仙茶滌蕩了一顆顆修行的心,。但有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太姥山上修行之人的修煉之術(shù)大多和白茶有關(guān)。
幽居太姥山最神化的便是“太母”,?!疤浮痹{姑,堯時在太姥山上以種藍為業(yè),。一天,,偶遇鴻雪洞口荒草叢中一株與眾不同、亭亭玉立的茶樹,,愛之惜之,,育出了綠雪“仙茶”,其后代代相傳,,恩澤一方,。

綠雪芽
又一天,一位道士途經(jīng)藍姑房子討要一碗“漿”喝,,藍姑熱情給予,,道士隨后授給她九轉(zhuǎn)丹砂之法。藍姑服后,,在七月七日那天得道成仙,,人們稱之“太母”,后人稱“太姥”,。那碗“漿”,,想必就是名聞天下的白茶吧。

太姥娘娘 施永平 攝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寶,七年藥”之說,。藍姑茶濟眾生而得以得道升天,,是為修也。傳說中達摩祖師發(fā)愿面壁參禪,,九年不睡,,還是上天把茶賞賜給了他幫他償了愿。禪茶是為修也,!
在太姥山里,,茶修不僅在制茶泡茶喝茶,而且在“敬”茶,。一早,,從半山客棧出發(fā),我們懷著朝圣的心情去拜謁又一棵古老茶樹,。沿著彎彎曲曲的林間山路,,經(jīng)過七拐八彎的山角,我們穿越石縫便是一彎豁然開朗的小天地,,青龍寺就在石縫之間,,與一片瓦禪寺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道是寺廟守著古茶,,還是茶樹守著寺廟,。一切就這么和諧,在山谷石縫間靜靜地修行,,靜靜地等候來這里拜謁的人們,。

青龍寺古茶樹 白榮敏 攝
我想,在千百次的拜謁中,茶和神一樣,,早已通靈,。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的祈愿和綿延不絕的香火,,敬獻給菩薩敬獻給茶樹,?或許,白茶早就超越了人間不可割舍的飲品之物,,成為修心修行普濟蒼生的特殊介質(zhì),,樹身繁衍于山里土里,精神根植于人們的心里生命里,。
一株茶是敬,,一群茶也是敬。在太姥山“大荒”千畝荒野茶園里,,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成千上萬株荒野茶樹,,被一群愛茶敬茶之人從四面八方集中到這里生長繁殖,在大灌木的庇護下茁壯成長,。

太姥山老茶樹 付明峰 攝
它們享受著最原始生態(tài)的空間,盡情汲取大地的精華,,充分而自由地生長,。在晨鐘暮鼓間,在云蒸霞蔚處,,每一株野茶樹都找到了最好的歸宿,,得到了最溫情的照顧,開啟了它們神圣而遙遠的修行,,它們將成為太姥山里白茶的精靈,,與天地同在。
印象福鼎 圖
敬茶之余是為了“凈心”,。在綠雪芽白茶山莊,,在申時茶禮中,在一番更衣沐浴,、身凈心靜程式之后,,在縹緲的茶香里,我們心清相明,,遇見自己,。

綠雪芽白茶莊園
申時到,輕柔樂曲如催眠一般,,“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我們在半夢半醒之間,,慢慢地放下身心,,寵辱偕忘。此時窗外的傾盆大雨仿佛都聽不到了,,打在玻璃上的雨水珠簾一般,,把紛紛擾擾的世界隔絕在外,我們享受一段曼妙的忘我時光,。


劉超超 攝
這次踏著朝陽晨輝而來,,因為繁事在身的緣故,我沒能在太姥山里繼續(xù)我的修行,。夜幕下,,太姥山一切美好的景致都被無邊無際的大霧所籠罩。開車送我下山的先生穿著一襲棉麻質(zhì)地的茶道衣服,,沉穩(wěn)而仙氣十足,。路上,能見度不足十米,,我禁不住問他:這路您還能看得見么,?他說:“這些年,在太姥山上霧里送客人,,我已經(jīng)不下千次了吧,,這里的每一段路每一個彎道都裝在了我的心里,我們有太姥娘娘的指引,,心里邊的路明亮得很呢,。”他像是寬慰我,。

陳會斌 攝
是啊,,我們經(jīng)歷過的人生的每一段不平凡的路,相遇過的每一個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邂逅過的每一場茶會茶旅,,或許都是我們?nèi)松囊淮蚊篮眯扌小?/span>
且行且珍惜,!
來源:太姥山旅游
文:鄭家志
圖:周洋 釋長凈 白榮敏 付明峰 劉超超 李步登 施永平 陳會斌 幸福福鼎圖庫
編輯:卓金芳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