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白榮敏:一碗“澎海”的包容氣度
那一天,,我們商定了大型人文紀錄片《吃在福鼎》的拍攝方案后,,按照一般的工作程序,,說要先拍一集樣片,在風格上定調,,如果獲得上下左右的認同,,就按這一集的調性往下拍。那么,,這個樣片選什么內容,?福鼎誠不愧為國字號美食地標城市,,面對大幾百種美食小吃,大家被難住了,,商量了許久定不下來,。我后來提議簡單化處理,就按傳統(tǒng)福鼎酒席的第一道菜“澎?!遍_始,,獲得大家的贊同。
烹飪協(xié)會的朋友早先告訴我,,在福鼎,,凡婚宴、壽宴,、喬遷酒等各類酒席,,都要上澎海,而且往往是第一道,,賓客們也能據(jù)此猜出其整場筵席的檔次和價位,。
其實澎海是一道平常的羹湯,要說獨特,,是用料的不確定,。一片小小的“海”里,,動嘴之前,,很難知曉里面游動著什么“魚”。做法也簡單,,先把海鮮主料切成丁或絲,,在鍋中倒入高湯,主料下鍋后燒開,,再放入輔料,,然后用濕淀粉勾芡,最后在沸湯中均勻淋上預先備好的雞蛋清,,上桌前放一點蔥花,。
據(jù)澎海來判斷整個筵席的檔次和價位,核心標準是主料,。魚肉,、土丁和干貝,是一個檔次,;蟹肉,、海參和魚唇是一個檔次;魚翅則又是另一個檔次。這些有高低檔次之分的主料,,被切成丁或絲之后,,隱藏在伴以雞蛋清勾芡后的湯水中,的確不易辨認,。這種方式很是圓通,,貌似可以讓貧者有面子,而使富人能夠低調地大方,。
以桐山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福鼎市,,山海交匯和閩浙交界是其主要區(qū)域特征。山海交匯決定了其資源富足,,閩浙交界則意味著能兼容并包。富足使人安逸,,如蜀中的成都,;而包容則看上去顯得溫和,如眾多的移民城市,。桐山也是一個移民城市,。從陸上說,它是閩浙古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從海上看,,沙埕港從東海迤邐而來,伸入內陸幾十公里,,最終到達桐山,,自古以來,相鄰之地乃至鄰省平陽,、泰順,,均可通過桐山以達海上,而海上的客商則自然更是通過沙埕港匯聚到了桐山,。因此桐山現(xiàn)在是個碼頭,,碼頭的使命就是接納,接納來自天南地北的人,。
而要接納,,必須善于包容。
福鼎的善于包容,,我有深切的體會,。作為浙南人,在福鼎生活和工作,,我完全沒有異鄉(xiāng)之感,,原因除了自身的“樂不思蜀”,更多的恐怕是福鼎的朋友給的,,是福鼎這塊鄉(xiāng)土賦予的,。我就如一碗澎海里一根細細的魚肉絲,,已經(jīng)完全與福鼎人“勾芡”在一起了。
這是一種溫暖的接納,,恰如800多年前福鼎對一位大儒的接納,。
那一年,南宋理學家朱熹遭遇“黨禁”之禍,,“落職罷祠”后被趕出朝廷,,回到了福建老家。他到了南劍州,,到了古田,,到了長溪的霞浦。福鼎籍昔日弟子楊楫也是因為與朱熹的師生關系而成為這次“黨禁”的被連累者,,待在老家瀲村避禍,,聽聞老師來到了霞浦,一點也沒有再受牽連的顧慮,,欣欣然去迎請老師來到瀲村家中,。楊楫深知老師是一位本色教育家,雖然身處危難,,但所到之處,,以設帳授徒宣揚理學思想為己任。楊楫整出族中石湖道觀作為老師的講學之所,,讓他在東海邊上這個安靜的角落安心避難,,也讓這塊土地輝映理學思想的光芒。福鼎有“海濱鄒魯”之譽,,實乃自朱子講學始也,。
地方文化學者考證,朱子在福鼎的這一住,,時間長達近半年之久,。課余,師生們流連于東海之濱的太姥山水,,以撫慰嚴酷時氛中的高貴靈魂,。傳說有一天,他們要去看看大海,,來到了黃岐村,,地僻路遠,走得餓了,,就進入一戶漁家,。大師的到來使?jié)O家主人頓感蓬蓽生輝,但臺風剛過,家無余糧,,用什么招待眼前的尊貴客人,?主婦看著灶臺上僅剩的一小塊黃魚肉,靈機一動,,把黃魚肉切成細細的丁,,加上雞蛋清,做了一大碗羹湯,。說來也怪,,朱熹喝了這碗熱氣騰騰的羹湯后心曠神怡。迎面一陣風來,,帶著大海的濤聲,,想著自己的處境,和與福鼎弟子們的際遇,,他的心潮像海浪一樣洶涌澎湃,,學生們遞上紙筆,他連續(xù)寫下兩個“澎湃”,,而寫到第三個時,卻寫成了“澎?!薄恢幸膺€是無意,,但可以肯定,那一碗羹湯,,是那時朱熹心中的一片海,!
東海邊上的美食名城福鼎,人們津津樂道于朱熹與“澎?!钡墓适?。在福鼎,面對這碗清淡而溫和的羹湯,,聽聞這樣的故事,,一定能品出福鼎的“味道”——與老朋友能肝膽相照,對落難者能全心庇護,,待真學識更十分虔誠,,此外,他們具有大山一樣的堅毅氣魄和大海一樣的包容氣度,。
包容是福鼎的城市性格,,也是福鼎人的處世哲學,他們用包容創(chuàng)造了一碗清清爽爽又熱情洋溢的羹湯,,也造就一座清清楚楚又葆有生機的城市,。
來福鼎,我建議您先喝一碗澎海。
來源:閩東日報 白榮敏
編輯:周邦在
責任編輯:周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