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男子冒充親友行騙12萬余元獲刑6年
90多人上當被騙錢款
寧德網消息(繆月) 利用電話“猜猜我是誰”冒充親朋好友的詐騙手法,在不少市民看來已顯得有些過時,。然而,,在行騙者的遍地撒網下,,還是有人上當,。壽寧男子龔某就利用這一手法,騙得90多人錢款12萬余元,。日前,福安法院判處龔某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0000元,,同時將大部分非法所得款返還被害人。
經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間,龔某使用“151XXXXX272,、139XXXXX772,、150XXXXX727”的手機號碼,,根據寧德市號段的電話號碼,,隨機進行撥打,,以“猜猜我是誰”的方式與對方聊天,冒充是對方的親戚,、朋友、同學騙取對方的信任,,隨后找各種借口向對方借錢,對方同意后讓對方通過銀行轉賬,、匯款等方式將款項匯入其名下的銀行賬戶,。
截至案發(fā),,龔某共向8000余人拔打詐騙電話,,通話次數13000余次,,收發(fā)短信1400余條,,騙得林某某,、鄭某某,、孫某某等90多名被害人錢款共計12萬余元,,贓款大部分被其花費。2014年6月30日,,龔某在福州市一家飯店被福安市公安局抓獲歸案。案發(fā)后,,公安機關扣押龔某使用的作案手機2部及電池13個、銀行卡6張,并從銀行卡中扣押人民幣22290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龔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向不特定的人拔打詐騙電話8000人次以上,騙取他人財物12萬多元,,情節(jié)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龔某對多人進行詐騙未遂;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當庭自愿認罪,依法予以減輕處罰,。
因此,,福安法院日前作出判決:被告人龔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0000元;責令被告人龔某退出非法所得款97710元,,予以返還被害人;扣押在福安市公安局的贓款22290元,予以返還被害人;扣押在案的作案手機2部及電池13個,、銀行卡6張,,予以沒收,。
■新聞鏈接:
法官教您如何防范電話詐騙
隨著電話的普及,電話詐騙的花樣不斷翻新,,名堂也越來越多,。對于如何避免市民上當受騙,審理此案的法官作出了幾點提醒,。
1.告訴家中親人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也許會有人以您在外發(fā)生意外情況為幌子,將您的親人哄騙外出,,或冒用您的名義騙取財物,。
接到可疑電話,、短信時,,保持冷靜,,切勿慌張,,與家人,、親友多商量。向當地派出所,、銀行網點,、電信營業(yè)網點工作人員當面詢問,。
2.來電顯示為“0019”等開頭的號碼系從境外打來的電話,。
3.不法分子通過軟件可以任意設置來電號碼,不要輕易相信來電顯示號碼,。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謂的“固定電話”很可能是捆綁了犯罪分子手機的虛擬電話,。
任意顯號軟件不支持回撥,,即使犯罪嫌疑人來電的時候顯示的是110或者10000號,但只要你回撥過去就會打不通,,或者轉接到真正的單位,。
故當您在接到來自親友號碼,、公安機關電話號碼以及110、95598等熱線短號要求匯款的電話或短信時,,請您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予以核實確認,,避免財物損失,。
4.電信和公安系統(tǒng)的電話并非一個總機,,兩個部門之間不可能實現電話轉接,。
5.不要輕易嘗試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銀行業(yè)務,例:ATM機轉賬或網上銀行功能,,如確有需要可咨詢銀行網點工作人員,。
6.不要泄露您的銀行卡密碼。
7.不管對方是誰,,只要問及個人隱私,,請務必留神。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安機關在偵辦案件時,,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群眾家中存款賬戶、密碼等隱私情況,,如果涉及案件情況必須查詢的,,必須出具工作證件及有關法律文書,到相關金融機構查詢,。
公安民警,、稅務局工作人員不會打電話指導被害人如何轉賬,、設密碼。公安部門也不可能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