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潭 “廉文化+扶貧” 讓村民吃上旅游飯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歷史,。總書記來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興,??倳浾f:“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廉村全景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6/1449389252786.jpg img/water1.png -
一門五進士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6/thumb_630_420_1449389252879.jpg img/water1.png -
村外廉溪旁的棧道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6/1449389252496.jpg img/water1.png -
鳳池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6/thumb_630_420_1449389252507.jpg img/water1.png -
游客服務中心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6/thumb_630_420_1449389252646.jpg img/water1.png
寧德網消息 近年來,鄉(xiāng)村旅游已成為促進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農村精準扶貧,、農民脫貧致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2011年以來,福安溪潭鎮(zhèn)依托八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里——“廉村”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優(yōu)美的人居環(huán)境,,把發(fā)展廉村旅游業(yè)作為發(fā)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不斷完善廉村基礎設施,、旅游配套設施建設。2014年,,廉村接待游客達到30萬人次,,農民人均總收入13225元,同比增長6.5%,,特別是廉政文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和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廉村被命名為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并被評為國家級3A景區(qū)。同時,,還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中國生態(tài)文化村”三張“國字招牌”,,走出了一條頗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扶貧路子。
12月1日,,南國在多次入冬失敗后,,終于隨著綿綿細雨進入了冬季。而這天青色的煙雨,,并不會讓廉村顯得冷清,,反而使歷史厚重的千年古村落在這煙雨氤氳中顯得更有魅力,靦腆而又悠長,。村口停車場的幾排轎車也證明了她并不冷清,,三三兩兩的游人踏著鵝卵石的古官道,逃離城市的喧囂,,遙想明月先生當年的才情與氣節(jié),,逃離城市的喧囂,思考穿越千年的“廉文化”于當下的意義和魅力,。
在古官道旁的小賣部里,,老人安詳地聊著天,分享著游人消費促進增收帶來喜悅,。“前幾天來更熱鬧,,還有好多外國人。”陳大爺高興地說,。原來,,11月22日,白云山世界地質公園舉辦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廉村作為比賽起點,,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87名騎手從這里出發(fā),。
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鎮(zhèn)西部,省道下浦線穿境而過,,全村人口2596人,,耕地面積1100多畝。廉村原名石磯津,,是八閩第一位進士薛令之故里,。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村中學子薛令之考中進士,,官至左補闕兼太子侍講,。因薛令之為官清廉,其學生唐肅宗為嘉嘆恩師廉潔,、剛直,,賜村名為“廉村”,是中國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莊,。自唐以來,,這里人才輩出,文風大振,,全村有50多人取得功名,,其中進士33名,僅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至南宋寶祐三年(1255年)的146年間,,就有進士17人,,成為聞名的“進士村”;明清時期,,這里是福安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資集散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這里是閩東革命根據地基點村之一?,F存的古城堡,、古官道、古碼頭,、古祠堂,、古民居、古木雕,、古石雕、古字畫以及大量的民俗文物,,顯示著該村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
酒香還怕巷子深,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并沒有讓廉村的百姓富起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留守的生計模式不僅讓廉村日益蕭條,,古樸的石雕,、精美的木雕、古老的宗祠建筑也在風雨歲月中破敗下來,,非??上В@引起了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的重視,。于是,,讓千年古村再煥生機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旅游扶貧”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