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輝/尋常有味是故鄉(xiāng)
寧德網(wǎng) (劉少輝)
離福安城西南20多公里,,高聳的交椅峰下,,有一座村莊名叫磻溪,,那就是我的故鄉(xiāng),。
磻溪以溪聞名,。那是一條從周寧,、寧德,、福安三縣交界處匯流而來的小溪,平日溪水不大,,甚是清澈,,從村邊繞過,跌落幾個深潭之后,,向東南方向奔流而去,。
但若遇上雨天,山洪暴發(fā),,小溪則變了一個模樣,,猙獰咆哮,如一匹野馬,,沒有韁繩的維系,,其低吼之聲在夜里聽來,令人毛骨悚然,。
平日里,,小溪則成為村民們游泳嬉戲,婦女們洗刷衣物的場所,。
在自來水沒有到戶之前,,村民們都到小溪里挑水,,那時污染很少,村民們都是使用農(nóng)家肥,,垃圾,、糞便皆是珍貴之物,因此小溪水甚是澄凈,,幾百年來,,養(yǎng)育了一座村莊的繁榮,。
那時候,,小溪里魚甚多,有各種顏色的魚,,最鮮艷且飽滿的當數(shù)缸魚與鰣魚,,特別是缸魚,當與海里的黃瓜魚相媲美,,是淡水魚里的皇帝,,但要抓它卻很難,因其靈活,,除非用釣,,或用毒。我們小時候更關(guān)注的是小魚,,在水里扔幾塊石頭,,濺起幾片水花,小魚就慌里慌張地往石縫里躲,,我們順手就往石縫里摸,,每次總能摸到幾只。
沿著小溪邊,,是搭起的一排長廊,,我們叫它雨亭廊,是村民們休息聊天的場所,。每當中午或晚上,,或雨天,村民們忙完了農(nóng)活,,就在雨亭廊里下象棋,,走倒三,打撲克,,或東家長西家短地閑扯,,雨亭廊儼然成了村莊的俱樂部。特別是雨亭廊面對溪邊的一排店鋪,,這時都開起了糕餅店,、理發(fā)店,、小吃店、縫衣店......糕餅店用小錘擊打餅點之聲,,和縫衣店的機器轉(zhuǎn)動之聲混合在一起,,匯成了一曲鄉(xiāng)村伴奏曲。
每年中秋,,鄉(xiāng)村的好事者便會發(fā)起犁石,。拿兩塊巨石,兩邊各躺一個人在巨石上,,兩邊各用五個人,,一人捧頭,各一人拽住手,、腳,,發(fā)一聲喊,兩塊巨石互相碰撞,,濺起一陣火花,,誰石頭歪向一邊就誰輸。犁石有風險,,好在那些年也不見有誰受傷的,。
磻溪位于三縣交界處,自然也成為農(nóng)貿(mào)商品的聚散地,,曾有“小上海”之稱,,繁榮時街道綿延近一里。村里建起了供銷社,、糧站,、茶葉站、衛(wèi)生站,、小學,,曾一度設(shè)置了初中班,這里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如今在各條戰(zhàn)線上發(fā)揮著骨干作用,。
正是看中了三縣交界處的地理位置,革命時期,,葉飛,、曾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將這里作為革命據(jù)點,發(fā)起了“蘭田暴動”,,從而打響了閩東革命的第一槍,。如今,這里葉飛革命時期的舊居仍引來許多人流連忘返,。
磻溪,,歷史不長,,清康熙年間從福安甘棠遷居于此,也就幾百年時間,,但這里古民居眾多,,保存比較完好的也在十幾座,最著名的是“節(jié)孝府”,,設(shè)計別致,,造型精巧,堪稱古民居的精品,。本人看過閩東幾處古民居,,皆不及于此。磻溪文風盛行,,著名的左聯(lián)作家劉宗璜(白逢)就出生在這里,。他三十年代在上海光華大學念書時加入左聯(lián),,曾任左聯(lián)小組組長,,并負責編輯刊物《文學新輯》,同時寫下大量的詩歌,、散文,、雜文等作品,他的作品被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等,。著名作家周而復(fù)曾評價他“與那些大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毫不遜色”。如今,,劉宗璜故居也成為人們參觀瀏覽的景點,。
時時想什么時候回磻溪看看,好久沒有回去了,。據(jù)說,,最近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村里修葺了古街道,、古民居,,雨亭廊也恢復(fù)了原樣,但街上那些糕餅店,、理發(fā)店,、小吃店、縫衣店......是否也恢復(fù)了起來,?還能見到小時候的犁石,,以及溪中那一群一群鮮艷無比又活潑善動的游魚嗎?我不禁充滿了渴望,。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