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送假”
□ 甘湖柳
我的關(guān)于七夕的印象,,要從端午節(jié)的那根紅頭繩說起,。
每年端午節(jié),,村里“新媳婦”過門后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都要備足了各種香囊,、紅頭繩,、剪刀、紅尺,,坐在廳堂邊上等候村中小孩來“系節(jié)”,。
五月初四這天,,小孩子們一早穿上新衣裳,興奮地出門,,在街巷中奔來跑去,,挨家挨戶地跑到有新媳婦的人家里去索要“五月四喏”,接受一份得自新娘子的美好祝福,。小孩子們從每家新媳婦那里討來各種不同顏色的香囊,,結(jié)成一串,掛在衣襟上點綴裝飾,,玲瓏可愛,,清香四溢。新娘子還要為他們系上花花綠綠的絲帶,,俗語叫“系節(jié)”,,這些彩色絲帶又稱續(xù)命絲、百歲索,,綁在小女孩的右手手腕上,,如果是小男孩,就綁在他的左手手腕上,,同時在他的左腳腳踝上也綁上一根,。
至于備下紅圍繩、剪刀,、紅尺,,那就更有用途了,這叫“縛假”,。新媳婦將紅圍繩的一頭綁在前來討禮的男孩腰上,,旁邊有人口喊開始,,數(shù)著“一,、二”,只見男孩迅速旋轉(zhuǎn)身體,,旋轉(zhuǎn)的速度越快,,腰間所纏繞的紅圍繩長度就越長、越多,,當(dāng)喊到“三”時,,話音一落,新媳婦眼疾手快,,同時小心翼翼地,,持手中的剪刀剪斷了紅圍繩,男孩腰間的這上截紅圍繩就歸他所有了,!
這轉(zhuǎn)身的動作,,古語叫做“車身”,,而這種“縛”并沒有真正綁住對方,只是個假動作,,因此是個假縛,,按照古漢語的習(xí)慣用法,倒稱“縛假”,。這種游戲是來測驗?zāi)泻⒌拿艚荻群托孪眿D的反應(yīng)能力的,,小孩子玩得開心熱鬧,圍觀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縛假”在屏南的歷史很久了,,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傳下來的。據(jù)說,,“縛假”能夠使孩子們快快長大,、沒病沒災(zāi)、聰明伶俐,。正因為這個習(xí)俗的歷史悠久,,衍生出一個叫“假姐”的神話形象,說是小孩子從綁上紅頭繩起,,“假姐”便會使用神力,,護佑小孩變得更乖巧起來。從端午節(jié)到七夕節(jié)有兩個多月時間,,很多小孩子都難免會將綁在手上腳上的紅圍繩弄臟或者弄脫,,大人們都會說,誰的紅圍繩保持得越干凈,,“假姐”的庇佑就會越靈驗,,以此勉勵孩子要學(xué)會珍惜,懂得惜財惜物,,就是惜福的道理,,所以小孩子們對自己手上腳上的紅圍繩都視為圣物一般保護。到了“乞巧節(jié)”的中午,,主婦把紅頭繩剪下,,連成一條,再剪三張紙錢串起,,綁在一根竹竿上,,讓小孩子自己舉著,紅的綠的一路飄搖,,送到村口那株千年柳杉樹下,。小孩子們挑著竹竿,帶著粉干,、油鹽和鍋碗瓢盆等,,一起到郊外,,把這竹竿掛在樹枝上,接著壘起小灶開始野炊,,屏南人叫它做“送假”,。小孩子們將紅圍繩送到柳杉樹下,扯著喉嚨唱著:“假姐假姐,,教我立大志,;假姐假姐,教我會讀書,;假姐假姐,,教我有力氣……”
責(zé)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