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三十五年追“光”路
寧德地區(qū)畬族歌舞團
成立于1988年
(后更名為寧德市畬族歌舞團)
是當年我國唯一以本民族為命名的
少數民族專業(yè)文藝表演團體
也是福建省唯一的
民族專業(yè)藝術表演團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十分關心畬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重視辦好畬族歌舞團,他在《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一文中強調“畬族文化為畬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一定要讓畬族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要求“辦好畬族研究會和畬族歌舞團,,以豐富我國多民族的文化寶庫”,。
35年來,寧德市畬族歌舞團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托,,致力于挖掘,、整理、研究,、傳承,、提升、展示閩東畬族傳統(tǒng)歌舞藝術,,踴躍參加全國,、全省各類文藝比賽、展演活動和民族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慶活動,,創(chuàng)排的?。ü?jié))目獲得全國性獎項50多項(次)、省級獎項120多項(次),,先后獲得“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
堅持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
弘揚“閩東之光”
不久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公布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獲獎名單,,歌劇《鸞峰橋》榮獲一等獎,再添榮譽,。
歌劇《鸞峰橋》由市委,、市政府組織策劃,寧德市畬族歌舞團聯(lián)袂省內文藝院團和藝術院校,,與國內一流創(chuàng)作團隊共同創(chuàng)排,。該劇分四幕八場,以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寧德地委主要領導一行深入下黨鄉(xiāng)實地調研指導為背景,生動講述了下黨鄉(xiāng)鄉(xiāng)親們在黨的領導下,,發(fā)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奮力擺脫貧困,、走向鄉(xiāng)村振興的故事,。
作為寧德首部原創(chuàng)歌劇,《鸞峰橋》歷經兩年多的精心打磨,,入選為新時代舞臺藝術優(yōu)秀劇目,,于今年2月28日至3月1日在北京中央歌劇院展演,贏得了新華網,、文化和旅游部官網,、學習強國、文旅之聲等56個平臺的高度關注,,被中央,、省、市,、縣多家主流媒體集中宣傳報道,。
精品力作是文藝院團的立身之本。在35年的藝術實踐中,,畬族歌舞團一直致力挖掘,、重塑、展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民俗風情的本土文化,,編排了《手鈴舞》《日月舞》《鳳之禋》《畬家婚禮》《新嫁娘》《哭嫁》《手指舞》《跣足娘》《赤髀橫裙》《花朝節(jié)》《竹響畬山》《鳳冠銀光》《鳳朝日月》等一批畬族傳統(tǒng)經典節(jié)目,,形成了畬族歌舞團獨有的藝術風格與傳承體系。精心創(chuàng)作了大型舞蹈詩《藍色家園》和大型畬族歌舞《太姥畬家情》《五彩山哈》《鳳凰到此》《祥瑞畬鄉(xiāng)》等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近些年,,優(yōu)秀劇目出品率更是創(chuàng)造了歷史峰值,其中原創(chuàng)畬族舞劇《山哈魂》奪得全國第五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銀獎,、福建省第八屆百花文藝獎一等獎和第六屆福建藝術節(jié)劇目金獎,;原創(chuàng)畬族音樂劇《畬嫂》入選2021年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并榮獲2021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優(yōu)秀劇目獎(銀獎)”,;大型交響音樂會《山海的交響》作為我市首部亮相我國最高藝術殿堂的文藝作品,,于2021年4月在國家大劇院成功上演;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鸞峰橋》奪得第八屆福建藝術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金獎)”榜首,,并入選2022-2023年度“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fā)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入選新時代舞臺藝術優(yōu)秀劇目,進京展演,。
創(chuàng)新文化惠民工程
“點亮”群眾多彩生活
音舞詩畫《山海的交響》 李祖欽攝
夜幕降臨,,寧德中心城區(qū)萬達廣場百姓大舞臺周邊燈光閃爍,人聲鼎沸。畬族歌舞團帶來了氣勢磅礴的大型音舞詩畫《山海的交響》,,大合唱,、舞蹈、三重唱,、女聲獨唱,、表演唱等精彩節(jié)目接連上演,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
音舞詩畫《山海的交響》改編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寧德市創(chuàng)作的大型風光音樂電視片《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以12首歌曲為主線,借助音樂,、舞蹈,、朗誦、風光畫面等藝術表現形式,,全面展現了獨具特色的閩東風貌,、底蘊深厚的閩東文化、“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
“去年,,我們啟動《山海的交響》的復排工作,,對藝術架構、空間脈絡,、表現風格,、表演形式和舞臺元素進行重新調整,并結合‘閩東之光·文化惠民’工程,,通過‘線上+線下’模式,,持續(xù)開展《山海的交響》的展演活動,推動優(yōu)秀藝術作品進基層,。以文惠民,,豐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畬族歌舞團副團長雷勝輝介紹說,。
文化源于人民,,更惠及人民。早在2012年,,畬族歌舞團就已啟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百姓幸福生活“加碼”,推出了“周周有戲”文藝宣演平臺和“鄉(xiāng)村音樂會”“城市公園音樂會”“贊歌獻給黨”“我和我的祖國”“守初心·擔使命”“閩山閩水物華新宣講宣演”等系列主題性展演品牌,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文藝進校園,、進企業(yè),、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軍營,、進機關、進網絡等“七進”活動,,為廣大市民和基層百姓送去豐富的“文化大餐”,,讓文化成果和百姓共享。
據統(tǒng)計,,2012年至今,,畬族歌舞團已累計開展文藝演出、送文化下鄉(xiāng)等文化惠民活動上千場(次),,線上線下觀眾累計近3000萬人(次),。
強化文藝隊伍建設
走好民族團結同心路
原創(chuàng)畬族新民歌演唱會在市藝術館舉辦 劉源 攝
連日來,畬族歌舞團加緊排練節(jié)目,。畬族歌舞團第一任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文華獎獲得者嚴東東受邀參加,,并指導排練,。
“師帶徒、傳幫帶”一直就是畬族歌舞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近年來,,該團始終秉承人才是文藝事業(yè)的“第一資源”和重要根基的建設理念,積極爭取和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通過自主培養(yǎng),、院團合作、委培進修,、省外引進,、柔性引才等方式,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不斷強化文藝隊伍建設,。
舞蹈《花朝節(jié)》 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供圖
“我們與省歌舞劇院,,與中國煤礦文工團、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寧德技師學院等院校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打造年輕業(yè)務精兵、尖兵,;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引進音樂表演、舞美設計制作等高尖端人才加盟畬族歌舞團,。我們通過‘縱與橫’的高位嫁接與聯(lián)手打造,,促進團體綜合運作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作展示實力的高質量提升,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目標,?!碑屪甯栉鑸F黨支部書記劉明江介紹說。下一步,,他們還將與福鼎越劇團,、壽寧北路戲劇團等我市其他專業(yè)文藝院團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區(qū)域內優(yōu)勢互補,、陣線聯(lián)盟,,為大型項目提供一線演員儲備。
俯下身子才能出好作品,。長期以來,,畬族歌舞團一直保留著“走基層”的好習慣,向民間藝人學習,,為民間文藝服務,。過去,老一輩畬族歌舞團文藝工作者下鄉(xiāng)演出,、采風,常常自帶鋪蓋,、住舞臺,,條件十分艱苦。如今,,畬族歌舞團亦是積極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號召“走基層”,,與當地群眾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挖掘,、整理,、創(chuàng)作民族歌舞,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劇(節(jié))目,,守護傳統(tǒng),,立足未來,,深化“閩東之光”的傳播與推廣。
畬族節(jié)俗歌舞《祥瑞畬鄉(xiāng)》 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供圖
長期以來,,畬族歌舞團始終將畬族的歌舞技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結合起來,,共同傳承保護屬于閩東人民的民族記憶。如《鳳朝日月》《花朝節(jié)》《手指舞》《鳳冠銀光》等作品,,都是從畬族人民的勞動生活場景中提煉,,把祭祀婚嫁、服裝等獨特的民族印記,,用藝術的形式呈現給廣大觀眾,。這些作品多次代表寧德、代表福建在全國性演出平臺上展示,,甚至走出國門進行文化交流展演,,成為閩東畬族文化“走出去”的典范。2015年,,寧德市畬族歌舞團獲評“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非遺文化走進華僑小學 鄭妮 攝
傳承特色文化、弘揚“閩東之光”,。35年來,,畬族歌舞團肩負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扎根民族,、汲取營養(yǎng),,在千里海疆、在廣袤山區(qū),,以文藝譜寫“寧德篇章”的壯闊歷程,。未來,他們還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把傳承發(fā)展畬族文化作為弘揚“閩東之光”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創(chuàng)作更多緊貼時代發(fā)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在新的時代繼續(xù)為人民創(chuàng)作、為時代放歌,,傳播好高質量發(fā)展的“寧德故事”,。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陳容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林珺
圖片:閩東日報社融媒體中心(除標注外)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