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文化之海”,,何以唱響“海洋詩歌”,?
她曾是閩東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素有“閩浙要沖”“海濱鄒魯”之譽
她擁有閩東現(xiàn)存最早的文化遺存
——黃瓜山貝丘遺址
千年文明積淀
賦予了她豐厚多元的文化底蘊
成為了“閩東詩群”的核心力量
……
她的名字,,叫霞浦,。
張 銘 攝
首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暨新時代海洋詩歌論壇,,即將在霞浦縣舉辦,。屆時,主辦方將邀請全國著名詩歌評論家,、詩人,、學(xué)者到寧德霞浦,圍繞“詩歌海岸·藍色霞浦”主題,,特別是“閩東詩群”海洋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及時代意義展開研討交流,,挖掘霞浦深厚的海洋文化,推動新時代海洋詩歌繁榮發(fā)展,,進一步弘揚“閩東之光”,。
七星漁排東壁日落
何以霞浦,?
海洋詩歌為何選擇了她?
讓我們一起領(lǐng)略這流芳的文脈——
向海而生
鑄就千年文明積淀
4000年前的遠古時代,,南島語族的祖先們在這里向海而生,,又從這里出發(fā),向大海深處遠航,,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三國永安年間,,東吳政權(quán)設(shè)立溫麻船屯,,溫麻船屯所造“溫麻五會”“青桐大船”具有很高的技術(shù)水平,首開閩東海洋文化之先河,。
東海1號風景道 霞浦縣文體旅局
千年文明積淀,賦予霞浦厚重的人文底蘊和文化意味,。霞浦是福建省海域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最曲折、淺海灘涂最廣,、島嶼最多的沿??h份,2.89萬平方公里的蔚藍色海域里,,505公里海岸線逶迤綿延,,104萬畝灘涂鋪展富饒,411個島嶼似點點星光,,61公里深水岸線舉世少有,。在這里,霞浦人民創(chuàng)造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并留下了眾多的海洋文化遺存,。
文旅霞浦/圖
“八閩第一古剎”建善寺,一代高僧靈祐在此祝發(fā)出家,;大京古堡,,明代抗倭要地,為我國現(xiàn)存最長的石構(gòu)海疆城堡,;赤岸是中日文化交流先驅(qū)——空海入唐求法登陸之地,;朱熹流寓講學(xué),赤岸名人輩出,,名噪古今,。
大京古堡
古往今來,在這一方土地上,,先后誕生了愛國詩人謝翱,、理學(xué)明賢林湜,、文苑精英林嵩、易學(xué)大師黃壽祺以及著名歷史學(xué)家書法家游壽,、中國第一代現(xiàn)代派女畫家丘堤,、畬族歌王鐘學(xué)吉等先賢名流。儒家文化和多種宗教文化在這里融合,、匯聚,,霞浦畬族小說歌的發(fā)展、媽祖信俗等民俗文化的繁榮,,形成了霞浦兼容開放的精神品格和豐厚多元的文化底蘊,。
三沙鎮(zhèn)漁民在海面上管護養(yǎng)殖的紫菜
因海成名
打造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之窗
潮起潮落滄海桑田,塑造出如夢似幻的灘涂畫卷……要說中國最美的灘涂,,非霞浦灘涂莫屬,。這兒享有“中國最美的灘涂”之美譽,被《數(shù)碼攝影》雜志評為“攝影人必去的十大風光攝影圣地”之首位,。
詩刊社
2008年,,霞浦攝影師鄭德雄“我心中的那片海”灘涂攝影系列作品,,榮獲第七屆臺灣“郎靜山攝影紀念獎”國際攝影大賽最高獎,。自此,中國及世界各地攝影愛好者紛紛把鏡頭對準霞浦美麗的海岸,,一幅幅水墨畫般的霞浦灘涂攝影作品不斷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國家地理》等專業(yè)雜志上刊登,。
詩刊社
近年來,霞浦灘涂風光攝影作品相繼隨神州九號飛船進入太空,,登上騰訊QQ登陸窗“畫卷中國”,,入選國家郵政局發(fā)行的“美麗中國”郵票系列以及春晚片頭畫面。2016年,,里約奧運會宣傳廣告片,,霞浦沙江S灣海景呈現(xiàn)其中。霞浦的海上日出更是聞名全國,,中央電視臺曾多次直播三沙花竹海上日出的美景,。霞浦已成為國內(nèi)外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攝影旅游的首選地。
《豐收進行曲》謝書秋 攝
為促進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彰顯福建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中“文化先行”的重大舉措,,同時為海內(nèi)外攝影家搭建廣闊的影藝展示平臺,2007年以來,,霞浦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yè)廳,、福建省攝影家協(xié)會等相關(guān)單位連續(xù)成功舉辦六屆“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國和國際攝影大賽,,引起海內(nèi)外攝影界廣泛關(guān)注,,攝影文化日益成為霞浦一張流光溢彩的文化名片,。
以詩歌之名,傳承海洋文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湯養(yǎng)宗、葉玉琳,、謝宜興,、劉偉雄為代表的霞浦詩人,以各自的才華和能力,,為霞浦留下了數(shù)以千計的優(yōu)秀詩作,,使之成為“閩東詩群”的核心力量。
首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暨新時代海洋詩歌論壇,,將總結(jié)“海洋詩歌”特別是“閩東詩群”海洋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推動新時代海洋詩歌從詩意霞浦啟航,走向更加廣闊的“詩和遠方”,!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林翠慧
圖片來自閩東日報融媒體中心,、文旅霞浦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