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科學治水惠澤民生 大興水利久久為功
寧德網消息( 鄭婷婷 魏善福 林美 文/圖)“青嵐水庫水系連通工程項目2017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整個項目的70%左右,,預計今年底主體基本建成,。”10月9日上午,筆者來到竹家樓水庫到溪門里水庫的引水隧洞施工現場,,項目工作組副組長黃盡為介紹,,該項目包括一庫,、一洞、五溪,計劃在竹家樓建一座總庫容約95萬立方米小型水庫,,并打通竹家樓水庫至溪門里水庫總長度為2387米的引水隧洞,綜合整治鴛鴦頭溪、流橋溪等五條河道。
水利是地方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和命脈,。從1983年縣水廠投入運行,到2001年通過初級水利化縣建設,;從2015年完成賽江流域城區(qū)防洪工程建設,,到2016年全面解決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再到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改革開放40年來,,柘榮縣一大批涉及民生的重點水利工程陸續(xù)建成,,一步步實現了從傳統水利到現代水利,從工程水利到民生水利,、生態(tài)水利的轉變,,初步形成了集防洪、灌溉,、供水,、發(fā)電等為一體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興修民生水利
保障用水安全
柘榮縣是典型的農業(yè)縣,,原有的農田水利設施不完善,,灌溉排水設施大多建于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存在標準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低下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民增產增收,。
改革開放以來,柘榮縣堅持把農田水利作為保障農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和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不斷增加農田水利建設財政投入,,著力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加快實施節(jié)水灌溉和田間配套工程建設,,推動農田水利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1998年至2001年,柘榮縣開展了初級水利化縣建設和“六千”水利工程建設,;2005年,,全縣農田水利灌渠工程達4428處,有效灌溉面積68300畝,,占全縣總耕地的87.3%,;2013年,柘榮縣被列入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全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掀起新的高潮,。
在飲用水安全方面,1983年縣水廠投入運行,此后城區(qū)供水管網逐步向城郊,、東源等鄉(xiāng)鎮(zhèn)延伸,,相續(xù)興建了6個鄉(xiāng)鎮(zhèn)的供水工程,鄉(xiāng)鎮(zhèn)一級通水覆蓋率達到100%,。1990年以后,,柘榮縣對標準低、規(guī)模小,、設施簡易和水質未經過處理的農村飲水工程進行改建,。2013年,該縣與省水利投資集團合作動工建設溪門里水庫供水工程,,項目于2015年竣工,,日供水規(guī)模達2萬噸,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區(qū)近中期缺水問題,。2016年底,,柘榮縣全面解決了農村6.4萬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在全市提前兩年率先完成飲水安全任務,。
補齊水利短板
筑牢防洪屏障
柘榮縣是全省暴雨集中區(qū),防災防汛任務艱巨,。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柘榮縣就先后編制完成《柘榮縣城區(qū)防洪堤規(guī)劃報告》《柘榮縣城關防洪堤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大力推進城區(qū)防洪工程建設,,不斷提升柘榮縣城區(qū)防洪標準,。2013年至2015年,全縣投入資金6000萬元,,改造渠道249千米,,配套改造水源工程247處,建設高效節(jié)水灌溉工程面積5195畝,,配套改造排水溝36千米,,建成城區(qū)主河道防洪堤38.5公里。2015年,,柘榮縣完成賽江流域城區(qū)防洪工程建設,,使城區(qū)主河道防洪標準達到30年一遇,防山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為飽受臺風暴雨侵襲的柘榮城區(qū)6萬人民筑起一條堅固的防線。
此外,,上世紀80年代以來,,柘榮縣相繼興建了烏巖下水庫、新龍溪水庫、青嵐水庫,,至“十二五”末,,全縣共建成小(一)型水庫2座,、?。ǘ┬退畮?4座,中型水庫1座(青嵐水庫),,滿足了灌溉,、飲水、防洪的需要,,也催生了小水電的發(fā)展,。目前,全縣小水電總裝機80600kw,、發(fā)電量29136.5kwh,。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從2010年開始,,該縣著手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重點推進水雨情監(jiān)測系統、監(jiān)測預警平臺,、防御責任體制,、群防群測體系的建設,山洪災害防治預警能力和防御水平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在補齊水利建設短板的同時,不斷構建完善防災體系,,筑牢抗臺防洪搶險安全屏障,。每當臺風來臨,全體干部眾志成城,,落實責任,,堅守崗位,實現了“不死人,、少損失”的目標,。
踐行生態(tài)理念
打造綠色水利
水既是生命之源、發(fā)展之本,,又是生態(tài)之基,。近年來,柘榮縣始終秉持生態(tài)立縣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發(fā)展之路,,狠抓生態(tài)水利建設,,促進人水和諧共生。從2015年開始,,擬用5年時間分別對龍溪,、石山溪、東溪,、西溪,、榴坪溪等5條河流(總長55公里)進行安全生態(tài)水系建設。2017年,,完成龍溪安全生態(tài)水系項目,,綜合整治龍溪河道10.34公里,建設龍溪主河道漫步道3.5公里,,進一步改善了城區(qū)水環(huán)境,。同時,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現已完成乍洋鄉(xiāng),、宅中鄉(xiāng)、黃柏鄉(xiāng)水土流失治理項目,,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5平方公里,。
2017年,柘榮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覆蓋縣,、鄉(xiāng),、村三級體系,,建立健全有效管理機制,切實解決河湖管理治理保護突出問題,。近兩年來,,通過開展龍溪河道治理、農業(yè)面源污染治理,、環(huán)境綜合整治,、深度治污、聯合執(zhí)法“五大行動”,,縣域水質得到明顯提升,,初步實現了“岸綠、水清,、河暢,、景美、安全,、生態(tài)”的目標,。
風正濟時,,自當揚帆破浪。柘榮水利人切實推進科學治水,、依法治水,,為“清新好柘榮、兩城競發(fā)展”總體發(fā)展思路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