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東源鄉(xiāng)鴛鴦頭村吳友國: 政策幫扶安新居 內生動力創(chuàng)業(yè)忙
吳友國在改造水田。
寧德網(wǎng)消息(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游海丹 文/圖)3月17日,,小雨,,沿著鴛鴦草場而下,便來到了柘榮縣東源鄉(xiāng)鴛鴦頭村,。走進精準扶貧戶吳友國的家中,,大廳內的碳爐讓人覺得特別溫暖,掛在墻上的對聯(lián)還能讓人感受到喬遷新居的喜慶,,老吳妻子端著熱茶迎了出來,,大家圍著碳爐,聊起了脫貧發(fā)展的故事,。
現(xiàn)年53歲的吳友國,,長期以務農為生,因為要培養(yǎng)三個女兒,,長期徘徊在貧困線上下,。“我的家庭是典型的‘因學致貧’。”吳友國說道,。
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質樸想法,讓吳友國一家長年居住在山頭土木結構的舊厝里,,照明條件差,、出入不方便,特別是到了夏季臺風季,,老宅還會漏水,。
“整天盼著住新房,但是孩子們要培養(yǎng),,實在沒辦法籌那么多錢,,只好挨了一年又一年,。”吳友國說道。
去年,,吳友國被定為省定精準扶貧戶,,精準扶貧政策的春風吹散了他的愁緒,圓了他的“新居夢”,。
據(jù)鴛鴦頭村村民主任游振銀介紹,,為解決地質災害點、困難群眾的安居問題,,該村去年啟動了幸福搬遷工程,,規(guī)劃建設104戶,每戶占地65平方米,,村里共投資了47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水電路改造以及綠化,。
“去年村干部找到我,與我商討建房子的事情,,我說沒錢,。他們說按照政策,我能獲得7.8萬元補助款,,當時還有點不相信,,但補助款撥下來了,高興地都睡不著覺,。”吳友國笑著說,,資金到位,說干就干,。去年5月份開始動工,,到年底雖然外墻還沒裝修,一家就迫不及待搬進新房,。
政策幫扶安新居,,內生動力忙創(chuàng)業(yè)。倚借鴛鴦頭美麗鄉(xiāng)村和鴛鴦草場景區(qū)的打造契機,,吳友國盤算著如何創(chuàng)業(yè),。每到周末,就有很多自駕游的客人到來,,村民們都將自家種的綠色蔬菜,、養(yǎng)的土雞供給景區(qū)經營部銷售,生意非常紅火,。“老吳看到了商機,,有養(yǎng)魚經驗的他準備養(yǎng)殖草魚,我們也幫忙分析銷路,,于是就積極鼓勵他創(chuàng)業(yè),。”游振銀說,,一開春,吳友國就開始忙活起來,,將原有的2畝多水田改造成魚塘養(yǎng)草魚,,推高了田埂,蓄起了水,。
“魚苗的資金哪里來?”
“有貼息貸款啊!打算貸2萬元,。”已熟知扶貧政策的吳友國不假思索地回答。
“游客多,,有沒有打算發(fā)展農家樂和住宿?”
“這點村干部早就幫我們想好了,。新房子設計的時候,每一層都按照開發(fā)民宿的條件來設計,。”吳友國說道,。
眼下,就剩小女兒還未畢業(yè),,學費壓力小了,、新房也建好了,輕裝上陣的吳友國脫貧步伐邁得更穩(wěn)了,。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