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春聯(lián)背后的脫貧故事
寧德網(wǎng)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通訊員 鄭小倩)2月28日,一走進霞浦縣水門鄉(xiāng)架林坪造福新村脫貧戶鐘阿祿的新家,,大廳正中央墻上貼著的一副春聯(lián),,便映入眼簾——“黨的恩情比海深,領導關心永不忘”,橫批“不忘初心”。
“這副春聯(lián),是我苦思幾夜后動手寫的,。黨和政府給予我很多關心和幫扶,我沒有什么可感謝的,,就寫春聯(lián)貼家里表達我的心意,,感謝黨和政府。”鐘阿祿真誠地說,。
回首過往的生活,,鐘阿祿用“糟糕”兩字來評價。
現(xiàn)年52歲的鐘阿祿,,水門鄉(xiāng)半嶺村人,。20多年前,一場大火,,老宅盡毀,,讓他一無所有。前幾年,,小女兒不幸患病,,盡管他義無反顧為小女兒移植了肝臟,但仍留不住小女兒的生命,,給一家人留下了無盡傷痛和高額負債,。再后來,他妻子又患上了宮頸癌,,長期的醫(yī)藥費,,使生活的困頓進一步加劇。
命運多舛,,沒有壓垮鐘阿祿一家對新生活的期盼,。
2014年,,鐘阿祿被認定為國定標準貧困戶。面對他家的困境,,水門鄉(xiāng)伸出精準幫扶的溫暖之手——
小額貸款幫扶,貸款3萬元用于發(fā)展茶葉;入股民營生態(tài)專業(yè)合作社,,參與分紅;幫助他的妻子免費辦理婦女安康保險,,為他的孩子提供貧困助學金,2016至2017年已助學補助4500元;搭上水門鄉(xiāng)實施易地搬遷造福工程的快車,,2017年底鐘阿祿一家搬入架林坪造福新村一套85平方米的新房……
在鄉(xiāng)政府幫扶同時,,鐘阿祿也自強自立,每年有近八個月時間在省外服裝廠務工,,每月收入2300多元,,其余時間則在家照顧妻子、種植茶葉,。讓他更為欣慰的是,,懂事的大女兒還利用暑假找兼職工作,減輕家里的負擔,。2017年底,,鐘阿祿年收入達到3萬多元,實現(xiàn)脫貧,。
對來自黨政部門的點滴幫扶,,鐘阿祿始終記在心間。萬千感慨融于筆下,,他寫下了這副春聯(lián),,還專程向鄉(xiāng)政府送去了錦旗和感謝信。他常對孩子說,,當有能力的時候,,也要去幫助其他人,回報國家和社會,。
“貧困群眾的樸實之舉,,讓我深深地感動。一封信,、一張熱情的笑容,,是對我們精準扶貧工作的肯定,更是督促我們一定要抓好,、抓細,、抓實精準扶貧工作。”水門畬族鄉(xiāng)黨委副書記,、鄉(xiāng)長藍涌忠說,。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