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鍔/素顏文峰
寧德網(wǎng)消息(吳道鍔)難把菱花照素顏,試臨春水插花看,。
用王巖的詩句來形容文峰,,我覺得是貼切的。青灰磚瓦,、粗糲土墻,,不事雕琢的文峰遠觀或許并無特別之處,而當你走進文峰,,品讀文峰,,你就會沉浸在這個中國傳統(tǒng)村落流轉千年的古韻之美中。
文峰,,原名石堂黃厝,。據(jù)《寧德縣志》記載:“石堂在明、清時期為寧德縣青田鄉(xiāng)安遠里二十都一圖的鐘山景與唐山景,。”到了1943年,,石堂分為文峰與梅鶴兩村。“ 石堂詩讖兆九曲,高吟絕唱誰能續(xù),。尖新文筆倒書天,,渺視群山一甌覆。”文峰村名,,便是從古遺先生韓信同石堂八景詩中的“文峰卓筆”而來,。
徜徉在前年古村的石階小巷里,看錯落有致的馬頭墻,、賞精美絕倫的泥塑畫,,你才會感受到不施粉黛的文峰,她內心的溫婉細膩,。
推開古民居斑駁的木門,,在村民娓娓道來的訴說中,你自然慢慢就會體味到散落在文峰人言語間不經意的驕傲,。
古樸的陳普祠靜靜地守在文峰村東北角,,一代名儒陳普的塑像端坐其中,凝望著文筆山峰。作為朱熹之三傳弟子,,陳普是宋末元初聞名于世的理學家,、教育家、天文學家,。
宋朝滅亡之后,,陳普以宋遺民自居。元朝朝廷曾經多次聘他為福建教授,,陳普都予以拒絕,,回到鄉(xiāng)里辦學館,傳道授業(yè),。陳普先生不僅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仁豐書院,,還到建陽、莆田主持書院,,培養(yǎng)了許多人才,。陳普一生著作豐碩,僅僅在明萬歷年間重刊,、被收入《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中的《石堂先生遺集》,,就達22卷約30萬字。現(xiàn)存的文物中除《石堂先生遺集》外還有《陳懼齋祠》及三座祖墓和仁豐書院舊址等,。 嘉靖十四年,,寧德縣令葉稠為陳普修建祠堂,并塑像祀之,。
清代愛國戍臺名將黃禮鉁的故居里,,一品武官服像、清朝皇帝賜封給黃家的四道圣旨留存至今,,彰顯著他當年的鐵馬榮光,。黃禮鉁生于嘉慶戊辰年,清道光十二年,,在鄉(xiāng)試中考取了全省第25名武舉人,,后進京參加朝廷的兵部會試,獲得福建全省第一,,被封為福建水師千總,。
黃禮鉁駐守閩臺沿海重鎮(zhèn)十幾年間,積極進行軍事防務,,努力保護沿海群眾的安全安定,,多次受到皇帝的褒獎,后來在臺灣彰化的平叛戰(zhàn)役中,,為國捐軀,。
文峰人的驕傲是自然的,,僅清朝兩百多年,這個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落,,就出了2名進士,、8名舉人、182名秀才,,“武魁”牌匾隨處可見,,更有“文武魁”父子登科,,一時傳為佳話,。
文峰人珍惜先輩們留下的遺產,村內現(xiàn)仍有明清古建筑20余幢,,元,、明時期的奶娘宮,明,、清時期的下馬亭,,陳普墓、陳普祠堂,、清朝“進士第”,、“將軍府”、“繡樓”等,。以及清朝圣旨,、鍍金儀杖牌、將軍武官像等大量珍貴文物遺存,。
“玉帝何年宴眾仙,,誤遺雙箸在人間。至今忘卻收將去,,插在南閩半壁天,。”這說的便是文峰八景之一的“雙箸擎天”。
還有“翠屏霽雪”,、“石屋朝天”,、“笑天獅子”、“蛟潭映月”……大自然的神奇造物留給文峰的是讓人流連忘返的遐想,。
2008年,,在文峰村榮獲寧德十大最美鄉(xiāng)村之后不久,作為評委,,我頗感意外受邀前往上海參加活動,。原來,在滬上經商的眾多文峰人得知家鄉(xiāng)獲此榮耀后,,竟自發(fā)集資為此專門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慶?;顒印<词惯h離故土、深處繁華,,文峰人也一樣時刻惦念著家鄉(xiāng),。因而,看到文峰村的窗明幾亮,,古民居的保存完好,,我對素顏之美源于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認識。
文峰之美,,美在素顏,,美在她深藏不露的內涵。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