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臺山島:轉(zhuǎn)型發(fā)展旅游 漁民增收致富
寧德網(wǎng)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趙巧紅)8月4日,,在福鼎市沙埕鎮(zhèn)臺山島,,民宿“臺山漁家村”經(jīng)營者施祖勇和妻子正在廚房里忙碌著,,準(zhǔn)備招待一批來自福州的游客,,海虹湯,、白灼蝦蛄、油煎螃蟹……不多時,,9道海鮮依次上桌,,游客盡享海島美食。
臺山島位于太姥山東面約40公里的東海海域,,是福建省內(nèi)距離大陸最遠,、公海最近的島嶼,島上漁民世代以打漁為生,。近年來,,隨著近海漁業(yè)資源的枯竭,越來越多漁民謀求轉(zhuǎn)型發(fā)展,,島上刮起了“轉(zhuǎn)業(yè)風(fēng)”,。
幾年前,施祖勇也是“靠海吃海”,,過著日出耕海日落歸的生活,。“現(xiàn)在近海很難捕到魚,有時候出海一天捕回來的魚不到幾十斤,,連漁船的油費都不夠,。”施祖勇說,這幾年,,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臺山島聲名鵲起,,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
“游客登島,,總得有地方吃住,。”發(fā)現(xiàn)商機后,施祖勇在島上開起了民宿和漁家樂餐館,。“每年5月至10月是游客進島游玩的旺季,,尤其是節(jié)假日期間,來這里玩的人特別多,。高峰期每月進島的游客有2000多人,,住宿一般都需要提前一周以上預(yù)訂。”施祖勇介紹,。
海島旅游的風(fēng)生水起,,使?jié)O民們不約而同地將自家的石厝裝修成民宿,“海島媳婦”符艷艷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她和丈夫在島上開起了民宿和休閑音樂吧,每當(dāng)夜幕降臨,,三五成群的游客便在音樂吧里一展歌喉,、放松心情,好不熱鬧,。“民宿解決了游客住宿的問題,,但島上卻缺少可以娛樂的地方,有了音樂吧可以讓他們住下來,、樂起來,。”符艷艷說。
最近,,符艷艷開始琢磨怎樣讓登島游客擁有更好的海島旅游體驗,。“前些天,我在漳灣訂了一艘快艇,,下周就可以提貨,。”符艷艷告訴記者,臺山島美中不足的是沒有一塊沙灘,,而鄰近的東臺島卻能彌補這一缺陷,,航程也不過10分鐘,,等快艇送達,,她計劃開展環(huán)島觀光游,增加旅游項目,。
形如傘蓋的雨傘礁,、造型各異的石頭厝,、原生態(tài)的漁家生活是臺山島旅游的最大賣點,也成為當(dāng)?shù)貪O民的增收“利器”,。“夏季正是休漁期,,漁民可以騰出手搞旅游接待,既彌補了島上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又實現(xiàn)了勞動力就地轉(zhuǎn)移,。”臺山村黨支部書記王侗弟說。目前,,該村共有民宿13家,,海島旅游已成為當(dāng)?shù)貪O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一杯清茶,、三五好友,,人生可以很隨意——來自溫州的小金,在這里找到了理想的生活,。2016年,,小金被臺山島的原始自然風(fēng)貌吸引,一番考察后他投資50萬元建起了一間民宿,,并取名為“老友”民宿,。小金說,兩年來最讓他開心的是,,不僅在這里邂逅了愛情,,還結(jié)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下一階段,,他計劃在島上建設(shè)咖啡屋和泳池,,讓海島也“文藝”起來。
彼時,,一場派對正在民宿門前上演,,游客們把酒言歡、盡興暢聊,,漫天繁星下的臺山島,,更增添了一抹恬靜、一絲悠然,。
責(zé)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