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柏洋村一位茅草房搬遷戶的幸福生活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gallery11/bg06.png)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歷史??倳泚淼酱迕窭畹虏摇7孔拥窳寒嫍?,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興,。總書記說:“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寧德網消息(記者 邱樹添 文/圖)住著別墅式的小洋房,,每年近百萬元的收入……
這種幸福富裕的生活讓曾經居住在福鼎市柏洋村田頭自然村茅草房的王紹訪想都不敢想,。“那時村里的夜特別長,到了晚上,,沒有電燈,,整個村里看不到一點亮光。”王紹訪撫今追昔感嘆,,“家里種了點田,、養(yǎng)了些雞鴨,有收成的時候吃自家的糧食,,沒收成的時候就賣雞鴨換糧食,,一年到頭,一家七口人只夠勉強填飽肚子,。”
轉機發(fā)生在2004年,,柏洋村實施“造福工程”,王紹訪全家走出了大山,,住進了永和新村新建的一棟3層小洋房,,居住環(huán)境和交通條件都大為改善,。從山旮旯到海邊,王紹訪從漁民養(yǎng)殖紫菜中找到了商機和脫貧致富的機會,。
剛開始,,夫妻倆在自家作坊里加工紫菜餅。兩三年前,,柏洋村推行精準扶貧工程,,鼓勵有條件有想法的村民先創(chuàng)業(yè)。村里免費供地,,干部積極協(xié)調用水用電各項事宜,。王紹訪趁勢購買加工設備,辦起了一家紫菜加工廠,,生意越做越紅火,。去年產值已逾千萬元。不僅經濟效益可觀,,還積極吸納村里100多位鄉(xiāng)親就業(yè),。
“去年有10余戶村民投資入股我們的紫菜廠,,今年我們打算擴建工廠,,增加一條流水線,再上一個新臺階,。”王紹訪和我市成千上萬的“造福工程”搬遷戶一樣對美好前程充滿信心地說,。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