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2017!“最”字當頭盤點:汽車業(yè)之企業(yè)(品牌)篇
最大刀闊斧的改革:看一汽的破與立
2018年1月8日,紅旗品牌在人民大會堂發(fā)布全新品牌戰(zhàn)略,。隨著開場視頻中,,一張張老照片在眼前閃過,人們仿佛又回到了60年前那個火紅的年代……事實上,,紅旗戰(zhàn)略發(fā)布,,僅僅是2017年一汽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
自2017年8月,,一汽與兵裝集團“一把手”對調,,徐留平接替徐平出任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以來,,其便在一汽掀起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7年9月18日,一汽集團召開“集團公司深化改革工作動員會”,,宣布將對組織結構和人事進行重大變革,。一場上至部門負責人、下至普通員工,,涉及總人數(shù)過萬人的“全體起立,、競爭上崗”的全體動員就此展開,。
作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汽,,在成立之初就是為了建立起中國民族汽車工業(yè)。時至今日,,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以及國車紅旗等一眾自主品牌均難令國人滿意,。
面對積重難返的一汽,,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破除一切之后,,如何立,,又是否能立的起來,這些都是擺在徐留平和一汽面前更核心的問題,。
最能“買”的自主品牌:吉利深化商用車布局
提起吉利,,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其在收購沃爾沃上的成功運作。憑借這一動作,,也讓吉利扶搖直上,,直沖自主品牌領軍之位。而就在2017年的最后幾天,,吉利又再次出手,,這次依然是沃爾沃。
2017年12月27日下午,,吉利控股發(fā)布消息稱,,將收購歐洲基金公司Cevian Capital持有的沃爾沃集團8847萬股的A股股票和7877萬股的B股股票。項目交割后,,吉利控股將擁有沃爾沃集團8.2%股權,,成為其第一大持股股東,并擁有15.6%的投票權,。在業(yè)界看來,,此次收購預示著吉利在商用車布局上將更進一步。
事實上,,吉利在商用車領域布局已久,。2014年8月,吉利控股成立了一支由60人精英組成的商用車項目組,;當年年底,,便在成都宣布了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車研發(fā)生產項目。2016年3月,,吉利控股又斥資4億元收購了東風南充100%的股權,;2017年10月,吉利控股正式公布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成為繼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后,吉利集團第三大獨立的整車業(yè)務板塊,。
對于商用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親自定下目標:要在2020年銷售商用車25萬輛。此次收購沃爾沃集團股份,,不僅可以補齊吉利業(yè)務上的短板,,更將有望在技術上為旗下商用車品牌輸血。
除此之外,,吉利還在2017年收購了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旗下的寶騰汽車和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至此,,吉利基本完成從高端跑車市場到中低端普通消費市場的全面覆蓋。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吉利汽車全年銷量1247116輛,,同比增長63%,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18年,,吉利將再爭新高,沖刺158萬輛,。
最能“賣”的自主品牌:奇瑞“瘦身”或迎轉機,?
2018年開年第二天,奇瑞宣布以24.94億元轉讓旗下凱翼汽車51%的股權,。轉讓完成后,,宜賓市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其中的50.5%股權,另外的0.5%股權則由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
普什集團由于是五糧液下屬子公司,,也引發(fā)了人們對于五糧液借機跨界造車的猜測。后經媒體報道,,五糧液對此予以否認,。
此外,喧囂了多時的“觀致尋購”也最終塵埃落定,。2017年12月21日,,觀致宣布寶能正式成為其股東,持股51%,;原股東奇瑞,、量子公司共同持股49%。
在不到兩周時間里,,奇瑞接連完成兩次重大資產出售,,引發(fā)業(yè)界極大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奇瑞的這兩次股權轉讓都讓新股東獲得了絕對控股權,,奇瑞也由此成為2017年最能“賣”的自主品牌。
從資本層面來看,,無論是觀致還是凱翼都難以劃到優(yōu)質資產范疇,。成立十年之久的觀致,股東前后投入超過170億元,,換回卻是虧損90億元和年銷2萬輛左右的業(yè)績。而作為奇瑞弄潮互聯(lián)網的產物,,以“眾包造車”為概念的凱翼,,自2014年成立至今的三年時間里,,也一直未能打開局面。
2017年前11個月,,奇瑞累計銷量43.04萬輛,,完成全年90萬輛的銷量目標已經無望。在業(yè)界看來,,成功“瘦身”對于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的奇瑞而言,,或將帶來轉機。
最提氣的自主高端品牌:WEY站穩(wěn)合資高地
2017年12月31日,,元旦鐘聲即將敲響之際,,央視以及多家地方衛(wèi)視推出跨年演唱會與廣大電視觀眾一同迎接新年的到來。當晚,,長城汽車整出營銷“大動作”——旗下兩大品牌哈弗,、WEY分別贊助湖南、江蘇衛(wèi)視演唱會,,成為當晚最吸睛的汽車品牌,。
作為長城旗下高端SUV品牌,WEY自2016年11月橫空出世以來,,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不斷實現(xiàn)超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佳績,,堪稱“最提氣”的自主高端品牌,。WEY品牌“雙子星”——VV7、VV5,,繼2017年11月后又再度雙雙破萬,,并以8.6萬輛的全年銷量,“宣告WEY品牌已在合資長期盤踞的15-20萬區(qū)間高地站穩(wěn)腳跟,。”
回顧WEY品牌發(fā)布之初,,長城汽車董事長、WEY品牌創(chuàng)始人魏建軍曾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原計劃是在2017廣州車展時發(fā)布這一全新品牌,,但在洞察到競爭對手也已著手相關布局之時,魏建軍當機立斷決定提前發(fā)布,。盡管比原計劃提前了整整一年,,WEY品牌依然收獲了不俗的市場表現(xiàn),更由此占得先機,。
2017年,,在長城WEY之后,亦有多家自主品牌做出品牌向上嘗試,,掀起一波自主高端化浪潮,。2017年4月,,吉利高端品牌正式定名“領克”,其首款量產車型領克01也于當年11月上市,;2017年9月,,奇瑞汽車首次參展法蘭克福車展,發(fā)布旗下高端化系列EXEED首款車型,;2017年12月30日,,廣汽傳祺GM8上市,與GA8,、GS8共同構筑其C級高端產品矩陣,,三“8”戰(zhàn)略正式落地……
最能“作”的奧迪中國:“再合資”得不償失
7個董事,一次換掉4個,,這在全球汽車行業(yè)中恐怕都是少有的,。2017年8月28日,來自奧迪的一份聲明最終證實,,包括全球市場和銷售董事馮德睿在內,,共四名奧迪董事會成員將出局。
這背后的原因,,則是由于奧迪的“再合資”風波:因計劃在華引入第二個合作伙伴,,引發(fā)了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的強烈反彈,一場沸沸揚揚的“再合資”鬧劇就此拉開序幕,,并持續(xù)了整整200天,,其帶給奧迪的損失難以估量。
2017年開年首月,,領跑中國高檔車市近30年的奧迪,,便被奔馳、寶馬雙雙超越,。當月,,奧迪在華銷量僅為35181輛,同比下滑達到了35.3%,,不禁令人唏噓,!
奧迪中國這種不管不顧的做法,無疑是對現(xiàn)有合作伙伴——一汽以及經銷商極大的不尊重,、不重視,。而發(fā)生在2017奧迪新聞年會上的“地圖門”事件,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2017年3月,,奧迪新聞年會在德國英格斯塔特如期舉行。然而,在其主題報告中,,“不完整”的“中國地圖”深深地刺痛了現(xiàn)場的中國媒體,。有媒體同仁反應,,在前一年的新聞年會上奧迪已將中國地圖搞錯過一回……
幸運的是,,奧迪“再合資”事件最終得到妥善解決。在合作伙伴以及經銷商的共同努力下,,奧迪終于重回正軌,,并在2017年下半年展現(xiàn)出強勁回暖態(tài)勢,連續(xù)7個月拿下中國高檔車市單月銷冠,,并最終“連續(xù)30次奪得中國豪華車市場年銷量冠軍”,。
最氣貫長虹的高檔車品牌:奔馳突破60萬輛大關
2017年,對于奔馳而言,,絕對是值得銘記的一年,。61萬輛的成績,不僅創(chuàng)下了奔馳在華發(fā)展歷史上的全新記錄,,更將中國高檔車市場推向了全新高度,。
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在中國市場共交付610965輛新車,,同比增長25%。首次在全球范圍單一市場中突破60萬銷量大關,。
自5年前,,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結束了長久以來掣肘奔馳在華發(fā)展的銷售“雙軌制”局面以來,,奔馳便在中國市場開啟了高速增長模式,,一發(fā)不可收拾。
在回顧過去5年發(fā)展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倪愷曾表示,,“過去5年間,有近200萬消費者選擇成為奔馳品牌車主,,這是我們一切努力的衡量標準,。在這200萬的客戶中,超過四分之一是在2017年剛剛購買了奔馳車的新用戶”,。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趨勢帶動之下,中國高檔車市場愈發(fā)火熱,。即便是2017年車市整體低迷之時,,高檔車市依然保持逆勢增長。除奔馳外、奧迪,、寶馬均有著不俗表現(xiàn),。
相應的,二線高檔車市場亦是“水漲船高”,。其中,,凱迪拉克更是創(chuàng)下歷史最好成績,2017年全年銷量逼近18萬輛,,達到173017輛,,同比增長49.13%。穩(wěn)坐高檔車市第四大品牌位置,。同時,,中國則取代美國市場,成為凱迪拉克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