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盒馬“標簽門”再次上演
經(jīng)濟日報 主打新鮮品牌的商家竟然出現(xiàn)更換標簽的行為,,讓消費者如何相信其他在售商品質量無憂,?按照規(guī)定,食品經(jīng)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如果商家出于維護品牌定位的需要,,不愿意打折銷售臨期食品,不妨愛心捐贈給公益組織
給胡蘿卜換個新標簽,,竟然導致盒馬鮮生被上海靜安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立案調查,,并導致公司上海區(qū)總經(jīng)理被免,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
但是,,盒馬“標簽門”事件遠未就此結束。目前,,市場監(jiān)管部門認定盒馬涉嫌以欺詐手段提供商品,,侵害消費者權益。依據(jù)《食品安全法》,,相關部門可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jīng)營的食品,,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盒馬更大的損失應該是消費者信任的流失,。從誕生之日起,,盒馬的“標簽”就是新鮮優(yōu)質,有些產品甚至宣稱“日日鮮”,,商品售價明顯高于其他超市,。如今查詢還能看到,涉事的上海大寧路店有兩種胡蘿卜在售,,有機胡蘿卜250g要賣15.8元,,水果胡蘿卜136g要賣9.9元,,算下來,一斤折合30多元,。在普通超市里,,一斤胡蘿卜通常賣價2元左右。每斤多出來的20元,,大都是品牌溢價,,也就是消費者因為信任盒馬的新鮮度而埋單。
如今,,主打新鮮品牌的商家竟然出現(xiàn)更換標簽的欺詐行為,,讓消費者如何相信其他在售商品質量無憂?
事件發(fā)生后,,為挽回消費者信任,,盒馬立即啟動了補救措施,一方面罷免高管,、對所有門店實行自查,;另一方面招募社會監(jiān)督員,每周兩次門店監(jiān)督,。這些措施能否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重塑消費者信心,還需拭目以待,。
盒馬“標簽門”其實映射出一些地區(qū)商超環(huán)境的常態(tài),。根據(jù)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tǒng)計,,早在2012年就有媒體曝出某超市的過期清美豆制品被替換了新包裝,、打上新標簽;聯(lián)華超市在2016年因頻繁出現(xiàn)兩個日期被法院以違反食安法判決10倍賠償,。相關裁判文書在近三年也有上千件,。可以說,,更換標簽,、虛構生產日期的行為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從國際來看,,即使在食品監(jiān)管公認嚴格的日本,,也無法完全杜絕換標簽現(xiàn)象。著名的“白色戀人”餅干在2007年被曝出篡改保質期,,故意將產品保質期延長了一個月,,同時還在公司內部的其他產品上查出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公司自主回收產品,,社長引咎辭職,;生產日本老牌點心的赤福株式會社也在例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有篡改生產日期行為,,導致赤福餅銷售一落千丈。
臨期食品到底怎么處理,?2012年,,原國家工商總局發(fā)文明確要求,食品經(jīng)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并單獨出售。根據(jù)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食品保質期臨界”6級標準,,罐頭,、糖果、餅干等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標注保質期少于15天的,如牛奶,、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制品等,臨界期為到期前1至4天,。這些臨期商品質量毫無問題,,依然可以食用,如果單獨開設銷售柜臺低價出售,,完全可以吸引一部分對價格敏感,、對新鮮度要求不高的用戶。現(xiàn)在,,許多超市都開設了臨期商品柜臺,。只要明明白白告訴消費者,消費者是可以接受的,。
據(jù)媒體報道,,盒馬當日未售出的日日鮮蔬菜會直接送入垃圾清理車銷毀。國內某些面包房當日未售出的面包蛋糕也會直接扔進垃圾桶,,實在浪費,。如果商家出于維護品牌定位的需要,不愿意打折銷售臨期食品,,不妨愛心捐贈給公益組織,,分發(fā)給困難家庭、給流浪動物,。以盒馬的配送能力,,完全可以定點幫扶一些困難家庭,讓最后一波快遞員帶著愛心敲響困難群眾的家門,。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