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打工者的安居年(新春探民生·住有所居)
數(shù)據(jù)來源:住建部網(wǎng)站等 制圖:沈亦伶
“今年在新房里過新年,!”劉臘梅邊說邊抓起桌上的干果,,分給客人們。
劉臘梅所說的新房,,是位于新疆昌吉市君悅海棠公館小區(qū)內(nèi)的公租房,,面積有56平方米,各種家具一應俱全,。“我和兒子直接把包一拎,,就住進來了。”
在此之前,,劉臘梅“漂”了整整27年,。1991年,劉臘梅從湖南老家來到新疆打工,,多年來一直租房住。其間,,她和丈夫離異,,多次一人帶著孩子搬家。
“我做保潔,,掙得不多,。我們娘倆住在城郊一間平房,下雨就漏水,,用一個盆子接著,;廁所是旱廁,冬天凍得直哆嗦,。”回憶從前,,劉臘梅感慨萬分,。
2016年秋天,社區(qū)工作人員走進劉臘梅家,,告訴她可以申請一套公租房,。劉臘梅激動不已,先回老家辦理了一份無房證明,,又提交了一份兩年以上勞務合同,,最后到保潔公司開了一份收入證明。
一個月后,,劉臘梅被告知自己通過條件審核,,可以來搖號、參與分房了,。
今年1月底,,劉臘梅正式入住。入住當晚,,她站在21層的家里,,俯瞰了昌吉市的夜景。“第一天,,激動得根本睡不著,!”
劉臘梅說,她現(xiàn)在每個月只需繳納117元,,算下來每平方米才2元出頭,。如果是低保戶,價格則更低,,每平方米只要1元出頭,。房管局每年來審核一次,如果符合條件,,下一年便可以繼續(xù)居住,。“不僅便宜,還暖和,、敞亮,!”劉臘梅表示。
劉臘梅不僅愛護屋內(nèi)的用品,,還用心裝點家里,。憑著一雙巧手,她自己做了繡花的窗簾,,掛了起來,;又叫兒子從網(wǎng)上買了銀色的墻紙,貼在客廳,,她還去市場上買了很多盆栽,,放在窗臺,。
近年來,昌吉市政府通過保障公租房房源和暢通申請渠道兩種措施,,來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需求,。2017年,昌吉市共投入資金2150萬元,,交付使用保障房220套,,其中15%分配給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同時,,在市住房保障服務大廳,、各街道辦事處和各社區(qū)設立保障房申請窗口,采用先錄入后審核的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外來務工人員申請,。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