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萬代輝:歷史吹來的風(fēng)(三章)
百年古街
白石與紅磚壘起不曾褪色的精神立面,鑲嵌著先輩打拼的身影,。二千米瘦長的商業(yè)古街,,藤般捆扎在東南的山海腹部,擔(dān)起五百年歷史的厚重,。
被譽“官馬大道”,,流動著大明王朝的商業(yè)指南與氣息。那條蜿蜒于清源山北的荊棘小徑,,少了繾綣的風(fēng)月,;販夫走卒竹杖芒鞋,跋涉的步履,,繞過塵土飛揚的平仄山梁,。
洛陽江風(fēng)曾挾帶咸澀的怒吼,吹醒州府太守蔡襄的一懷愁緒,,如椽巨筆勾勒夢中的跨江藍(lán)圖,萬安大橋飛架南北,,擺渡舢舨告別驚濤駭浪,。天塹通途,拼接的巨石跨過江海直達(dá)夢中家園,。
毗鄰的驛坂古道,,披星戴月的嘚嘚馬蹄,馱著柴米油鹽,,穿越元代忽明忽暗的蒼茫煙雨,,蹚過明清兩朝的蹉跎往事。
布行,、藥鋪,、米店……在生命里風(fēng)起云涌,張貼著起早貪黑的表情,。鵝卵石和燈籠,,于屋檐下檢閱摩肩接踵的眼神。
一條古街,,由此標(biāo)注聯(lián)通南北的商貿(mào)符號,。南腔北調(diào),,士農(nóng)工商,每個日子被圍成酸甜苦辣的熙來攘往,。
當(dāng)黑云壓城,,鐵錘鐮刀交相輝映的真理,在商鋪“地下火花支部”里,,一團溫暖的燭光,,引燃華夏翻騰的星星篝火。
烽火惠北,,風(fēng)景舊曾諳,。驛道交錯思念的經(jīng)緯,織就一張不曾忘卻,、回望鄉(xiāng)愁的情感網(wǎng)絡(luò),。
板凳龍燈
大山把千年的心守住,村莊的日子,,在一盞燈的歲月如花里次第綻放,。家的元宵,不一定有明月當(dāng)空,,但心中有夢想,,定是一輪朗月高懸皎潔。
樟腳村落,,在磚石的勾縫中銜接民俗遺風(fēng),。年是行香的告慰,家是列祖列宗的精神祭壇,。黃發(fā)垂髫捧出滾圓的大紅燈籠,,在一條條板凳上串成浩瀚的星河。
入夜龍頭舞動,,穿過田間地頭,,在禮花和歡快聲中,把火紅的祝愿送入一扇扇敞開的納福門庭,。
肇于明初抵御外敵的壯舉,,以燈為號同仇敵愾,精神的燭光代代相傳,。陳姓趙姓,、王姓劉姓,心往一處使,,奮力抬起幾百年樸素的農(nóng)耕文明,。
燈寓意丁,是興旺,,是紐帶與凝聚,,是團圓和未來,。
家園因燈而一派祥和,團結(jié)的力量在板凳間延續(xù)傳遞,。家園是幸福的民心港灣,,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手足間的守望相助,,雖歷經(jīng)風(fēng)雨卻依然懸掛于心,。
揮、挪,、騰,,氣呑山河,鳳翥龍蟠,。每年各姓氏輪番打頭陣,,而打頭的則是喜事臨門的壯漢;黑夜喧囂如白晝,,配以鼓樂,,一團喜慶在房前屋后流光溢彩。
板凳是一張張歸返和起程的車票,,是咫尺的守望,,是天涯的牽掛。是情意,,是向往,,是照亮心頭的那輪圓月。只要歲歲年年龍騰虎躍,,樟腳村莊的板凳燈火永不熄滅,。
虎石公園
村中巨石似虎,凝聚力量與陽剛,,寫意圖騰,方園由此和獸王親密相間,。
出磚入石的屋舍,,落滿舊時的風(fēng)霜;修舊如舊,,挺起闊步的胸膛,。春天的雨水順著瓦當(dāng)?shù)温洌谧涎嗄剜惺銓懓蝗?,金色陽光輕輕拍打飛翔的翅膀,。
惠北漢子,持一把鐵鏨敲擊四方,,虎虎生風(fēng),,打造“建筑之鄉(xiāng)”的穩(wěn)固基石,;村中馌婦一襲頭巾,內(nèi)外操持,,把茶米油鹽的日子裹得方圓有序,。
低矮的門庭留下耕海為田的記憶,嶄新的建筑鑲上西式門窗,,在歷史的拐角處華麗轉(zhuǎn)身,。村中一座座樓房裝點奢華的色彩,標(biāo)榜自信,?;⑹珗@在蕪雜中厘清思路,賦予文化內(nèi)涵,;一渠清澈和舊碼頭促膝交談,,暢想桑田變換的今昔。
藍(lán)天麗日,,惠風(fēng)和暢花木扶疏,,在徜徉的漫道聆聽詩文合唱,伴著一縷不熄的窯火,,詩情畫意縱橫捭闔,。
后龍一個村莊,告別村中小路,;大道無形,,暗藏著寓意,越過歷史的叢生荊棘,,虎嘯龍吟腳步生風(fēng),,邁出一路從容的鏗鏘。
虎石村,,心中一片桃花源,,滿眼都在水云間。
來源:閩東日報
文字:萬代輝
編輯:林宇煌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zé)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