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木偶戲進校園 弘揚傳統(tǒng)文化
東南網福鼎2月26日訊(通訊員 郭聰)為了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讓孩子從小感受民族傳統(tǒng)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2月24日,,山前街道文體中心聯合閩浙邊界新華木偶劇團,,走進山前中心小學和市十六中,,給同學們送上一道木偶戲大餐,,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木偶劇的神奇魅力,。
在現場,,劇團為孩子們表演了傳統(tǒng)劇目《沙家浜》,、《西游記》、《紡棉紗》等,,生動活潑的劇情,、惟妙惟肖的演出深深地吸引了同學們。小木偶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受在場師生的喜歡,。表演結束后,,劇團工作人員還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教他們簡單的木偶操作方法,,讓孩子們真正地走進故事當中,,和木偶劇有了更加近距離的接觸。
“我是第一次看到這么神奇的表演,靠著幾根線就能這么栩栩如生,,我希望以后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能夠多多進校園,,讓我們開闊眼界。”來自十六中的學生張鄭洋說,。
福鼎提線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歷史故事和傳統(tǒng)演義的戲劇,,是閩浙地區(qū)傳統(tǒng)戲的一種,民間稱為“七條線”,。藝人操縱線長1.6米至3米長的木偶,,在戲臺上進行表演劇情。木偶頭戴金冠,,身著五色龍,、鳳袍,腳穿各種布鞋,,還有大小道具100多件,,根據不同劇本扮演生、旦,、凈,、末、丑,,演繹歷代帝王將相及才子佳人和平民的故事,。木偶身上的提線,可表演各種細膩的動作,,木偶一般有七條提線,,甚至可達三十多條,木偶手指能活動自如,,還能轉動眼珠和開合嘴巴,、表演特技,如變臉,、地面拾銀,、抽煙、翻跟斗,、集體武打場面等,,令人嘆為觀止。
責任編輯:陳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