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竹洋村:學習教育全覆蓋 脫貧致富見成效
寧德網消息(蔡雪玲 李開) 7月27日,,福鼎疊石鄉(xiāng)竹洋古欄自然村村民吳守更在自家茶園里除草,修剪茶樹,。他家有2畝烏牛早、3畝福鼎白茶,光茶葉一項一年就增收3萬多元,。吳守更說:“多虧了村支部書記陳維騰帶著村民去浙江考察,看好了市場,,才敢甩開膀子干,。”據了解,村中像他一樣種上烏牛早的村民,,每戶年增收都達到了近萬元,。
竹洋村位于疊石鄉(xiāng)東南部,屬于革命老區(qū)村,,1990年被寧德地委樹為閩東學“三洋”典型示范村之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竹洋村兩委牢記“老三洋”精神,, 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擴大學習覆蓋面,積極探索帶領黨員,、服務群眾的有效措施,,充分發(fā)揮黨員主體作用,建好建強基層黨組織堡壘,。堅持每星期開展一次支委學習,,每月開展一次全體黨員集中學習。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堅持開展送學上門,;對居住在城關的黨員,設立學習點,,集中開展學習,,重溫入黨誓詞,,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零遺漏”。對涉及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村級重大事務,,該村落實“五步決策法”:即征求村民意見,、黨總支研究、村兩委研究論證,、黨員議事會形成議案,、村民代表表決。同時,,建立了群眾問題首問責任制,、承諾辦結制,將為民辦實事具體項目的責任組織,、責任人,、完成時限、工作進度等情況及時在黨員和村民代表會上通報,、在黨務村務公開欄上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的監(jiān)督。
村支部書記陳維騰說:“‘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農村基層黨員就要做群眾脫貧致富的帶路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竹洋村圍繞“強村富民”主題,,通過支部引領、干部指導,、黨員示范,、能人帶動,讓村民在生態(tài)旅游,、環(huán)境保護,、發(fā)展生產等方面形成共同價值取向和發(fā)展理念。目前,,全村共有村民興辦的大小手工作坊,、加工企業(yè)12家,15戶村民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成立3家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引進福鼎市蓮峰茶葉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yè),,建立了臺灣紫薯,、油茶、優(yōu)質水稻,、茶葉等4個農業(yè)生產基地,,帶動165戶農戶種植山區(qū)特色農作物,。庫區(qū)淡水養(yǎng)魚讓庫區(qū)群眾入股,現有10戶群眾每年增收1400元,。在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中,,該村加強環(huán)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4萬元對關芽,、古欄片進行公廁改造,,投資3萬元對半嶺亭進行環(huán)境整治,投資130萬元的銀硐至三井面道路硬化工程進入招投標,,投資130多萬元的污水處理站正在施工中,。
責任編輯: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