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日報社助推福鼎赤溪村脫貧側(cè)記
特別作為黨報情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歷史,。總書記來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興??倳浾f:“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5月4日上午,,閩東日報社組織黨員深入福鼎赤溪村開展“牢記習近平同志囑托——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憶傳統(tǒng),、走基層、促發(fā)展’”主題活動,。閩東日報,、寧德晚報、寧德網(wǎng),、閩東日報社印刷廠黨員翻山越嶺,,徒步近1小時,,抵達搬遷前赤溪村群眾曾經(jīng)居住的下山溪自然村,。
http://upload.ndwww.cn/2016/0517/1463452473724.jpg img/water1.png -
5月4日上午,,閩東日報社組織黨員深入福鼎赤溪村開展“牢記習近平同志囑托——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憶傳統(tǒng),、走基層、促發(fā)展’”主題活動,。閩東日報,、寧德晚報、寧德網(wǎng),、閩東日報社印刷廠黨員翻山越嶺,,徒步近1小時,抵達搬遷前赤溪村群眾曾經(jīng)居住的下山溪自然村,。
http://upload.ndwww.cn/2016/0517/1463452474497.jpg img/water1.png -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閩東日報社主要領導和福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姚雙霞(右一),,磻溪鎮(zhèn)黨委書記鄭晉生(左一),,赤溪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左二),,深入福鼎市磻溪鎮(zhèn)赤溪村,,在該村設立“《閩東日報》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
http://upload.ndwww.cn/2016/0517/1463452474555.jpg img/water1.png -
五月四日下午,,閩東日報社新老領導和赤溪村掛職第一書記王純?nèi)A(左一)為“閩東日報社‘走,、轉(zhuǎn)、改’活動——赤溪村永久基地”揭牌,。
http://upload.ndwww.cn/2016/0517/1463452474463.jpg img/water1.png
寧德網(wǎng)消息 三十余載,,深情不變。這是“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赤溪村與本報的不解情緣,。5月4日,,本報一場別開生面的“走、轉(zhuǎn),、改”和“兩學一做”活動,,為這段情緣再續(xù)佳話。
當天,,本報黨組組織黨員,、干部及下屬機構(gòu)、各縣(市,、區(qū))報道組(記者站)負責人50多人,,深入赤溪,,開展“牢記習近平同志囑托——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憶傳統(tǒng),、走基層、促發(fā)展’”主題活動,。
頭頂烈日,,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全體參加人員沿著當年赤溪下山溪自然村搬遷下山的崎嶇山路,,重訪下山溪村舊地,追憶扶貧開發(fā)工作的艱辛與不易,。這是赤溪村迎來的首次大規(guī)模下山溪村重訪活動,。隨后,在赤溪村,,本報“走,、轉(zhuǎn)、改”活動永久實踐基地掛牌成立,。這是繼2014年3月本報將赤溪村作為“閩東日報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之后,,情注赤溪的又一次創(chuàng)新升級!
赤溪見證,。從1984年,,本報原總編輯王紹據(jù)一封讀者來信發(fā)表于《人民日報》,引起中央關注,,從而引燃全國性扶貧開發(fā)工作,,到2014年5月6日,本報黨組精心策劃的《“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幸福嬗變》專題報道,,又一次引起中央的高度關注,,助燃大范圍新一輪扶貧開發(fā)之火。30多年來,,本報一直殷切關注,、著力推動著赤溪村脫貧致富的每一步。
從“掛鉤聯(lián)系點”到“永久實踐地”,,特別作為黨報情,。延續(xù)傳統(tǒng)、不忘初心,,助力赤溪,、推動發(fā)展,《閩東日報》深情永續(xù),,也書寫出全國地市黨報的一份特別篇章,。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