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山中野果香
□ 盧彩娛
又是一年深秋時,,青綠的葉子們或黃或紅,,變得多姿多彩,,分外妖嬈,。一些闊葉們義無反顧地離開樹枝,,回到泥土里,,等待來年的輪回,。深山里的果兒們卻是不慌不忙的,,憑風攬雨,,醞釀甜味,等待有緣人前來采摘,。這樣的時節(jié),,選擇一個周末登山入林,你會與那些久違了的山中珍果相遇,那份驚喜必是難以言表的,?;蛘呷ス涔滢r(nóng)貿(mào)市場,農(nóng)民朋友會將采來的野果拿來出售,。這些來自山林里的稀客,,讓你驚艷的絕不只是舌尖上滿足,還有來自大山純樸的情懷,,更有滿滿的少年味道和樂趣,。
壽寧地處閩浙之交,,山多,,樹高林密,里面藏著無數(shù)顏色繽紛,、形態(tài)各異的野果,。它們土生土長,爭奇斗艷,,給山野帶來無窮的魅力和樂趣,。漫山遍野的果子,是山里人眼中的寶貝,。有野果的大山,,更是山里孩子快樂的天堂。明代壽寧知縣馮夢龍在《壽寧待志》之“土田”中說:“山高水寒,,樹獲俱后于他縣”,,說得就是壽寧海拔高,植物的種植和收獲都要比其它地方要推遲兩至三個月,。所以,,很多在夏天就成熟的野果,在壽寧都得在秋冬之際成熟,。因生長期長,,壽寧瓜果蔬菜特別甜,口感特別好,。
近日逛農(nóng)貿(mào)市場,,看到一老人筐里的野果,頓時驚喜萬分,??鹄锏囊肮蜗蟛患?,大小不一,,有點丑。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在灌木林中見到這種果實,,幾個小伙伴圍在一起,小心翼翼掰開來,,只見一些黃色的網(wǎng)狀汁水包著一團黑籽,。小伙伴們都不敢吃,但又不甘心扔了,,膽大的,,就用舌頭舔著,旁邊小伙伴屏著呼吸看著,,看她眉不皺,,舌不吐,有戲,!大伙兒也開始舔著,,吃著。那果實嫩滑甜香,,入口細膩嫩滑,,微甜中略有淺酸的鮮美味道。因籽多,,吃的時候,,舌頭得不斷翻卷著,不停地飛吐黑粒,。拿回家問父母是什么東西,,父母總是訓斥我們,山上有些野果是有毒的,,不要隨便吃,。問街坊鄰居,都說這果實可以吃,,叫“拿卜”,。近日,,為了查證它的營養(yǎng)價值,我拍了照問網(wǎng)上,,原來,,此果學名叫鈍藥野木瓜或九月黃,木通科,,是藤本野果,,有些地方叫“牛哈卵”“牛卵坨”“拿藤”“麻藤包”“牛腰子果”、黃臘瓜,、黃狗腎,、哪瓜、拿子,、烏欄扒等,。它對生長環(huán)境很苛刻,總喜歡纏繞在各種樹上開花結果,。據(jù)說,,“拿卜”營養(yǎng)價值很高,有壯腎補陽,、活經(jīng)絡,、鎮(zhèn)痛之功效。
從筐里挑了兩個個頭大的“拿卜”,,過了秤,,盡管價格有點貴,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一路上,,拎著兩個野果,不停地有人詢問是什么東西,?;氐郊依铮炔患按仃_“拿卜”吃起來,,隨著它特別的味道彌漫在口腔中,,少兒時代遭遇到的那些山珍,那些帶著野果味道的快樂時光都不由地都涌上心頭,。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冰嘙子”,。這“冰嘙子”學名叫烏飯子,別名烏桐子,、染菽,、烏飯樹、米飯樹、烏飯葉等,,杜鵑花科,、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多數(shù)地方的“烏飯子”都是在10月份農(nóng)忙的時候,,就可以采來吃了,,但在壽寧,由于海拔高,,氣溫低,“冰嘙子”的果實都是在降霜之后才熟透的,,所以壽寧人叫“冰嘙子”,。甜中帶酸,加上獨有的冰涼口感,,深得小伙伴喜歡,。于是,這黑黑小小的果實,,便成了我們冬天里最美的期待了,。只是,這果兒太張揚了,,吃了它,,準給你留下一嘴巴的黑,牙黑,,嘴唇黑,,連舌頭都是黑的,開口說話,,同學們便毫不客氣地一句:“黑屁股”,,弄得吃貨們不敢張口說話。一些同學商業(yè)思維靈敏,,緊抓商機,,周末上山采來“冰嘙子”,周一拿到班級,,用一些罐子蓋量著,,賣給同學。當然這都是私底下的交易,,但總是泄密,,罪魁禍首就是“冰嘙子”的黑,一個個張著黑嘴朗誦課文,,老師臉也黑了,。
與“冰嘙子”一樣黑色調的野果“山地橛”也是我們的最愛。“山地橛”有個妖嬈的學名,叫桃金娘,,也有叫山稔果,,有的地方叫哆尼、崗菍,、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桃舅娘,、當泥,,五花八門的名字,彰顯了中國地方語言的豐富多彩,。“山地橛”屬灌木,,高可達1米到2米,果實熟時呈紫黑色,。因其“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謂之倒稔子”,。“山地橛”的果實比“冰嘙子”的果實大些,果肉更鮮甜,,一嘴巴啃下去,,果汁即刻滋到舌尖,那叫一個爽,。
大家熟悉又喜愛的野果兒是野草莓,,它色味俱佳,品種多,,常見的有布谷莓,、蛇莓、插田莓,、布袋莓,。老人們說蛇莓是給蛇吃的,有毒,。到四五月插秧的時候,,田頭、小渠邊隨處可見“插田莓”,。最誘人的是布谷莓,,布谷莓樹雖然長得低矮,,但總喜歡立于峭壁上,讓人垂涎欲滴,,卻又高不可攀,,但擁有它們的欲望總是能讓我們想出各種辦法。我們幾個小伴手拉手,,攀崖斬枝,,或垂掛采擷。而在隊伍最前面的小伙伴要不手上,、臉上掛彩,,要不就是撕了衣、傷了腳,,但當她捧回紅得晶瑩剔透的布谷莓時,,她就成了我們的英雄。最大個布谷莓理所當然的要歸屬她,,我膽子小,從來分不到最大的,,但這前赴后繼,,驚險中采摘布谷莓的情景讓我充滿著敬意。
而讓我想想就口舌生津的當屬“顰卜”,。“顰卜”是壽寧方言的叫法,,學名為羊奶子,又名羊巴奶,,是常綠直立灌木,。羊奶子果實形似羊的奶子,垂吊在枝頭隨風搖曳,,看上去還真的很像羊媽媽的乳房,,露出鼓鼓的奶子。羊奶子的生長期是野果中最短的,,從發(fā)芽長葉,,抽枝開花,到果實成熟僅兩個月左右,。在她的率領下,,各種嬌媚誘人的野果,才開始掛枝,,由青綠到紅亮,。據(jù)說,羊奶子富含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高,??上В@些富含營養(yǎng)純天然的果兒,,現(xiàn)代的孩子們沒能享受,,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是幸運的,,與山野相伴,,與大自然攜手,得天然之滋潤,,率性而順意,,彌足珍貴。
如今,,回想與這些山中珍果的相遇的時光,,有意外的驚喜,也有自在的快樂,。這些新鮮而又豐滿的野果兒伴隨著山風野趣,,也印刻兒時珍貴的友誼永遠深藏于心,滋潤著成長的時光,。
(題圖攝影 徐龍近)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