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信使
寧德網(wǎng) (宋小玲)
秋風(fēng)拂過,,滿城的桂花被齊齊喚醒。那叢綠疊翠間,,一團(tuán)團(tuán)銀黃小花簇?fù)碇?,嬉鬧著,,把濃得化不開的馨香恣意拋撒,。街頭巷尾,房前屋后,,處處芳香流溢,,撩人心懷,仿佛在為多情的秋色做著最詩意的暈染,。
孩童時,,全城就寥寥幾棵桂樹,難得一聞花香,。每到桂花飄香季,,哥哥便領(lǐng)著小伙伴們紛至樹下,追著花香笑著跑著,。擼一串花兒,,小手帕包著,時不時湊到鼻尖聞聞,。孩子們心里,,都藏著一個“月宮桂子”的傳說,以為桂花飄自遙遠(yuǎn)的月宮,總是花兒蔫了干了,,花香散了,,還不舍丟棄。
記得那時,,桂花飄香的月夜,,鄰居陳姨常坐桂子樹下,癡癡地望著桂花,,有時也望著月亮,。當(dāng)桂花香盡,抖落一地“碎金”,,陳姨便拾掇地上落花,,說是要寄給遠(yuǎn)在國外的兒子。陳姨用竹笤輕掃落花,,一小撮一小撮,,極小心地捧入淘米籃。我們疑惑,,問陳姨為何不從樹上采摘,,陳姨說,花在樹上,,鄰人路人,,可隨意聞香。況且,,落花香雖淡,,但味在。有時,,我們拈上幾朵想嘗味,,可年少的我們嘗不出個中滋味。
時過多年,,當(dāng)哥哥他踏上異國他鄉(xiāng)的那一刻,,我體悟到了陳姨說的那“味”??傄詾楦绺缡莻€情感特別獨(dú)立的人,,可在微信,我見到了哥哥的個性簽名——想遠(yuǎn)方的每個親人,。那年中秋,,在桂花香里,我問哥哥,,你那里能見到桂花嗎,?我知道,哥哥那里能見到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能見到各種各樣奇異的樹木,,但絕對沒有桂樹,。可是哥哥回答說,,見到了,,在每個有月亮的夜晚。一句話,,讓我眼里心里潮濕一片,。
前些年,一個特別的機(jī)緣,,曾經(jīng)一同聞香的小伙伴們相聚,,又見到了久未謀面的陳姨。
也是一個有桂花香的月夜,。我們走進(jìn)陳姨的院子,,甜甜的桂花香擁著陳姨的朗朗笑聲一股腦撲來。陳姨變開朗了,,愛笑了,。她指著院子里的滿樹繁花,說那是她新蓋院子時親手植的,?;ㄏ拢δ樣氖撬齽偦貒接H的兒子,。陳姨確實該高興了,,如今她兒子每年回來一次,有時趁工作之便,,還可回兩到三次,。
陳姨拿出珍藏的桂花糖招待我們,。糖很精致,,每一顆,都裹以不同寫意的精美包裝紙,,或以“友好祥和”為旨,,或以“蟾宮折桂”為義,更多的,,則化用了古詩詞抒寫桂花的優(yōu)美意境,。剝開糖紙,花香裊裊,,仿如少女的微笑,,純凈、甜美。再看那糖,,玲瓏剔透,,朵朵桂花鑲嵌其間,恰似裹著花草蟲兒的琥珀一般,。我們贊嘆,,這糖真把桂花的美妙發(fā)揮到了極致。陳姨的兒子品著糖,,興致勃勃地稱道桂花糖堪為精神琥珀,,因為,其間包裹著的,,是歷史贈與的文化與情感的積淀……陳姨說,,這糖是朋友送的,他兒子也想帶些去,。與她一樣,,兒子也喜歡桂花,喜歡與桂花有關(guān)的一切,。我猜想,,莫非是陳姨常常月夜看花聞香,心有靈犀的兒子在異國也看到聞到了,?抑或,,陳姨兒子的心里,早早就藏著月宮桂子的傳說,?那晚,,陳姨還下廚做了她獨(dú)創(chuàng)的桂花紅糟肉讓我們品嘗,我們沉醉在桂花香里,,久久忘歸,。
自去了陳姨家,我常巴望著能擁有陳姨那樣的院子,,種著桂花,,滿屋生香。待中秋月夜,,邀上家人或三五好友,,于樹下小坐淺酌。桂子借月描影,,明月因香添色,,在詩般意境里,,與香相擁,,與月對話,何等愜意!
雖沒有花香彌漫的院子,,但我還是有能聞得花香的陽臺。陽臺外,,兩株不大不小的桂樹,,與我咫尺相望?;▋和孪銤鈺r,,隔空觀花,也別有一番情致,。但也嫌著桂花兒太過纖小,,無法與之親昵。于是,,便坐陽臺一隅,,泡一杯桂花茶,在漫天馨香里,,看杯中花兒翩然起舞,。此時,似乎已不再嫌棄桂花兒的纖小,,它那富有肉質(zhì)感的花朵,,在手可盈握的杯盞里,是如此的恰到好處,?;ㄏ汶硽瑁侵且?,舔過舌尖,,緩緩地,落于心田,。聞著,,品著,溫軟的心便融入醇香,,融入濃郁的秋色,。倏忽間,耳邊似乎就有了桂花的甜蜜花語,,有了月宮桂子沙沙的婆娑聲響,,有了古文人吟哦桂花的嚶嚶之音……
秋風(fēng)處,花香漫襲,。我想,香的信使來了,,陳姨的孩子該又回來了吧,?每年,,陳姨的孩子仿佛是聞著桂香回,帶著桂香去,,揣著桂香走天涯,。雖不知道他是否折桂,但我體味到了桂花那份祥和,,那份美好,。
責(zé)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