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升/蝙蝠洞的水
蝙蝠洞--徐龍近-攝
見到蝙蝠洞的水,我是想一頭栽下去的,。大概至美的東西總是讓人想沉溺,。
這是我見過的最清澈透碧又靜瑩瑩的水。
見到它,,你會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記》的水,,想到桃花源的溪,不,,比它們都更早,,早到纖塵未染,早到萬古洪荒,,早到世間只有水,、石、陽光,、空氣,,當(dāng)然,還有那些靜默的樹,。
時光停頓,,世界開始了它剛出生時熹微的模樣。
我是無數(shù)個闖入者之一,。起初,,我并不以為然。雖然足跡常囿于彈丸之地,,但也多多少少隔屏領(lǐng)略過江河湖海山澗溪流的風(fēng)采,,這樣一條沿著溪谷里漫游的溪河,似乎太過尋常,。何況酷日高懸,,疲憊與負(fù)累已讓我的感覺器官遲鈍且怠惰,,只是隨著同行的隊伍,且言且歡,,且累且行,。
這條叫做盤龍溪的水面并不寬廣,溪石疙疙瘩瘩,,水流清清淺淺,,也不著急,像一個散漫而淘野的孩子的,,甚至走走停停,,在一些錯錯落落形成的石槽石臼上晃著老銀似的光,不會逼你的眼,,卻一晃一晃地晃到你心眼里去,。時有微風(fēng)吹來,在相對寬一些的河面,,流水忽地像幻化成無數(shù)的小游魚,,水面上是魚鱗千疊,仿佛唼唼有聲,。真正的魚兒卻是沒見著的,大概真應(yīng)驗了水至清則無魚的話,。恨不得脫了鞋襪隨水流輕撫,,或者,做一株水草,,一枚水里的碎石,,任水流滌蕩。
溪是原始的溪,,路也是原始的路,。可以想見,,那是曾經(jīng)的鄉(xiāng)民竹杖芒鞋一步一步劈出來的路,,是樵夫負(fù)薪荷鋤汗水淌出的路。但今天,,時有游人絡(luò)繹不絕,,背著抱著野炊的灶具食物向河流的更深處進(jìn)發(fā),并說著若能車路直達(dá)多好的話,。我卻不以為然,,現(xiàn)如今坦途大道不缺,人工設(shè)計打造的小橋流水或曲徑通幽也不少,,凡有風(fēng)景處,,必難逃過人們追逐的步履,。倒是這樣的河流,輔以這樣不經(jīng)修飾的小道,,草木蔥籠,,時或有枝蔓橫過你的額際別過你的褲腿,反倒充滿野趣,。
這樣的行走了略有一段時光,,眼前忽地一亮——水流在前方忽地被嶙峋的山巖扯拉成好幾條白練,陽光下,,飛珠濺玉,,被金閃銀,倏忽又悉數(shù)落在其下碧綠的深潭,,萬千的跳耀驟然歸于一泓沉靜,。水瀑不絕,這樣的盛開與消隱成了永遠(yuǎn)之態(tài),。想起幼年時讀過朱自清的《梅雨潭》,,其中的句字已然忘卻,但倘若朱文豪先來到此地,,是不是該把他的字字珠璣獻(xiàn)給這里了,。
清瀑、深潭,,沒有九龍漈的壯觀喧嘩,,卻多了幾分典雅與恬靜,坐在水邊,,是可以消磨上一段古典的時光,。只是行程不允許,我們的目的地還在前方——既然叫蝙蝠洞,,大概是以看到有蝙蝠所在的洞才算抵達(dá),?
蕉城霍童千年前黃鞠開鑿的水利工程有一段也叫蝙蝠洞,附近聚居的村落也由此命名,。蝙蝠是沒有鳥的羽翼卻能飛的哺乳動物,,大概受讀過這個“四不像”的生物童話故事的影響,加之這家伙渾身灰褐鼠目賊翼又總在暗中飛行,,我對它并沒有好感,。但蝙蝠總能找到這樣清幽的地方生活,讓古人把這些好地方名字賜予它,。我貧乏的想象力只能在腦海里構(gòu)思出如隧道一樣狹長天然山洞里蝙蝠翻飛的情景,。
就在我并不含多少期待的時候,驀地,,眼前,,兩山夾峙,,一泓更幽更碧的水從巖底下浮出,好像是窖藏了千年萬年,,醇澈無比,,出巖底,呈天光,,明暗不同,,通透不變,整個的水面凝成一塊巨大飽滿色彩漸變的翡翠,!
那一瞬,,呼吸暫停,萬籟俱寂,!拍照也是多余的,,我只呆望著這不期然的風(fēng)景。隱約地,,翡翠如絲綢般皺起,,欸乃一聲,一艘竹排從山巖的夾道中而出,,漿櫓聲,、快門聲,盛贊美景的歡呼揉進(jìn)山風(fēng)翠谷里,。
竹篙輕點(diǎn),,我也坐上了這樣的木排。初極狹,,需略低頭才進(jìn),一小段暗無天光的巖下行,,暑熱驟隱,,只聞身邊靜靜的水流,試探出手去,,清沁肌膚,。倏忽,漸亮,,繼而豁然開朗,,像是了陶淵明筆下武陵人的桃花源暗渡。只是分開的山里山外兩個世界,,并沒有桃花源里阡陌縱橫,。但光陰是千年前的光陰,看看那些布滿青苔的壁石,,還有橫亙在石崖間無始無終的藤條,,崖頂上一棵無土無根卻蔥蘢的樹木,,光陰的步履一定極其緩慢、又執(zhí)著,。蝙蝠洞里果然是有蝙蝠的,,只是我們幾乎要借助手電的光,才能驚動到它們慌亂地飛起,。不知是因為造訪的人太多,,更多的蝙蝠已遷往他處,還是它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人類對它們的好奇而凜然不動,。突然有點(diǎn)可憐這我原本厭惡的家伙,,我侵?jǐn)_到了它們的家園。
圍繞著蝙蝠洞,,遇到一個當(dāng)?shù)氐睦险?,柱著一只木杖子,卻走得比我們都靈活,,他非常熱情地像我們介紹著蝙蝠洞的一石一木,。在他的眼里,圓圓的石頭是繡球,,并肩斜胯的是夫妻跳舞樹,,一塊天然平展的石頭成了仙人床,更不消說還有生命之門,、生命之根這些山水景致,。據(jù)說,二十多年前,,就是老人發(fā)現(xiàn)了這別有洞天的世界,。此后,老人每天來這里,,為游人介紹,。他熱情的樣子,讓我覺得這就是他的家園,,恨不得讓更多的人來分享他的世界,。
出洞,依舊緣溪行,?;仡^看看這么好的風(fēng)景,我不知,,這是老人的急切,,還是山水的期待。只是對我來說,,那一方翡翠般的水,,它將鐫進(jìn)我的心里,。我慶幸,我珍藏了它最初的模樣,。
或許可以說,,山水并不因你的到來而增減,而人生卻因未謀面的山水而少了一份體驗,。
責(zé)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