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西 /為治若操舟
寧德網(wǎng)(陳啟西 )乾隆二十四年春,,清代循吏李拔任福建福寧知府,,下車伊始,,即召轄下各縣令訓話:“為治若操舟,,而悠忽從事,將后之視今,,不猶今之視昔耶,?”李拔將各縣治下之地比作船,縣令如船上的舵手,,轄下百姓的萬千幸福系于一身,,怎能忽悠從事。
李拔,,四川健為人,,出身社會底層,青年中舉,,初任湖北當陽縣令,,任上關心民瘼,多施惠政,,對為官要盡責履職,,切有體會。李拔在《福寧府志·跋》中闡述為官之責時,,以古代百里封侯,,說明縣令職位之重。李拔說:“各縣皆百里之寄,??贾簦汲菬o過百雉,,公侯乃封百里,。今之令長,即古之列侯,,任大責重,。”他勸免轄下縣令,要用心為政,,切不要以為縣治小,,而敷衍了事。百里之地,,近乎古之諸侯,,李拔點出各縣要有諸侯一樣的自豪與責任感,。諸侯可稱國,任大權重,。就時下的基層行政機關來說,,即便一個鄉(xiāng)鎮(zhèn),轄下再少也有幾千人口,,大者數(shù)萬人口,,幾乎相當于過去一個縣,基層一頭連著上級精神,,一頭挑著廣大群眾,,位不高但權責不可小窺,容不得閃失,。
說到為官作為時,。李拔說:“夫古之不能無待于今,猶今之不能無待于后,。一人有千歲之智,,而無百歲之身。”生命有限,,智慧無窮,,為官一任當殫精竭慮發(fā)揮自己的才智,以時不待我的精神,,為一方百姓辦好事,,辦實事,辦成事,。只要心中有百姓,,總有忙不完的事,人們常說勤免的人,,以“忙得跟縣令似的”稱之,。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讓自己忙碌起來,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為一方百姓謀福祉,。
為官除了不能悠忽外,李拔認為還要珍惜朝庭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他在福州知府衙門內(nèi)建“榕蔭堂”,,作跋文時,指出榕樹“在一邑則蔭一邑,,在一郡則蔭一郡,,在天下則蔭天下”,以榕樹自勉,以造福百姓為己任,,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雖然古代為官者多是科舉選拔出來的知識分子,,這些大道理都懂,,但很多人還是做不到。
明代嚴嵩與李拔出身一樣,,出身寒門,,寒窗苦讀中進士為官,且頗有才華,,工志書,書法造詣很高,。然而嚴嵩居官期間,,倚仗權勢,侵占民產(chǎn),,貪得無厭,,完全泯滅為官的良知,僅在北京附近就侵占莊田一百五十余所,。天子腳下,,尚且如此,遠在江西的老家侵占民田更是驚人,,據(jù)說僅袁州一府四縣之田,,竟有十分之七被嚴家侵占,百姓苦不堪言,。由于嚴嵩父子不顧百姓死活,,大肆搜刮民財,魚肉百姓,,其家財可與皇帝比富,。嚴嵩的府第都是雕梁畫柱,峻宇高墻,,其巍峨壯麗不減朝堂,,至于金銀珠寶更是難以計數(shù)。其子嚴世蕃曾恬不知恥地自夸說“朝廷還不如他家富”,。這樣的貪官死不足惜,,后來,嚴嵩事敗被抄家,,抄出黃金三萬余兩,,白銀二百多萬兩,其它珍珠寶玩價值數(shù)百萬兩,,終以中國十大貪官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縱觀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官僚群體,,盡管他們中的不少人如嚴嵩之流信奉的是“為官只為財”,但也涌現(xiàn)了不少像于成龍,、李拔等世人敬仰的清官,。他們心中有人民,善于把握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耐得住清貧,守得住本色,,終以一代清官流芳百世,。
緣于李拔勤政愛民,造福百姓,,曾五次得到乾隆皇帝的召見,。李拔在調(diào)任福州時,傳出“兩郡爭守”的佳話,,閩東人民還專門為他立了“去思碑”,。因此,作為掌握一方行政大權的領導者要有操舟舵手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踏實做事,盡心盡力以造福一方百姓為己任,。無論你地位高低,,身居何職,只要你有一顆上進的心,,終究可以做到“十年磨一劍,,功到自然成。”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