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春/漸行漸遠的屋頂獅
壽寧鳳陽官田村的屋頂獅和造型
屏南農耕文化博物館收藏的屋頂獅
寧德網(wǎng)(繆春 文/圖) 壽寧的方言里,,陶器被叫做hǎi,。1992版的《壽寧縣志》“方言”一章里解釋陶瓷器皿的方言發(fā)音時,,使用了“硋(ai)”字。“硋”字古同“礙”,,均難以表示hǎi的意思,,覺得不甚恰當。壽寧話里的hǎi,,真找不到準確的對應字眼,,姑且用同音的“塰”字來代替一下。壽寧的農村過去蓋瓦房,,當瓦片披到屋頂正中間后,,常常會在那里擺一尊用陶土燒制而成的“塰獅”(方言音為hǎi sāi)。
用“塰獅”壓屋頂,,應當是取獅子能鎮(zhèn)宅辟邪之意,,希望有了屋頂獅的庇佑,屋下住的人都四季平安,、順意和美,。屋頂上“塰獅”的造型,都是面目猙獰,、呲牙咧嘴的兇惡面孔,。小時候曾問過大人,為什么這個獅子要做這么難看,,卻總是得不到答案,。如今想來,或許是民間的一種以惡制惡的心理罷,,威猛兇惡的獅子更能壓制邪氣,。去年在屏南際頭村參觀那里的農耕文化博物館時,有見到那里收集了好幾個“塰獅”,,陳列的櫥窗上貼的標簽寫的是“屋頂獅”,。估計在屏南的方言里也沒有陶瓷器皿在方言里的對應字眼,所以就采用了這個帶描述性的直觀普通話字眼,。
如今老家農村里,,水泥房越來越多,舊瓦房日漸稀少了,。每次回去,,都要刻意留意一下這些普通的房子,也許哪一天就再也見不到這些如今看來似乎土里土氣,、普普通通的木屋瓦房了,。小時候,老家有句俗話,是形容一個人老是坐著不動,、不干活的,,就會說他“和塰獅一樣”。屋頂上的這個陶瓷獅子擺上去之后,,的確是從來都一動不動的,。觀察了一下村里的老瓦房,屋頂上擺屋頂獅的并不多,。更多的就是在屋頂中間擺一摞瓦片,,講究一點的會在左右各用兩張對放的瓦片擺出帽翅或者葉子樣的造型。也有什么都不擺的,,就是平平整整的一條屋脊,。雖然簡單,倒都有一種簡樸又不失莊重的美感,。
老屋的逝去就像時光的腳步,,誰也擋不住它的漸行漸遠,總有一天,,都會被湮沒在時光的長河里不復再見,。將來,孩子的孩子們,,應該不知道瓦房屋頂上曾經有過“塰獅”了吧,?
責任編輯: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