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焱紅/在香甜的時光里
寧德網(wǎng)(何焱紅) 每年冬至來臨時,霞浦家家戶戶都在包著香香甜甜的糯米餃子,,大街小巷都飄著濃濃的紅糖黏味,,記憶中的氣息撲面而來,。都說,,人總是活在氣息里,。在冬至夜,,寒風(fēng)呼嘯的街頭巷尾里,,聞到了年少時簡單的盼望,,也聞出了奶奶慈祥的味道。
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是老師,,80年代的校園有著升學(xué)的壓力,他們幾乎都在學(xué)校里忙著題海戰(zhàn)術(shù),,每天早出晚歸,,也忽略了與我的陪伴。童年時,,對爸爸媽媽在家陪伴的記憶幾乎很少,。奶奶正好退休,我和哥哥便一直跟著奶奶,。奶奶有一手好廚藝,,那是我的最愛,尤其是到了冬至?xí)r,,包的糯米餃子在我的心里,,多年了一直回味著……
南方的冬天,到了冬至?xí)r刻才感受到寒意漸濃,,挨家挨戶便開始了包糯米餃的準(zhǔn)備,。糯米餃與平日里吃的餃子不同,它是用糯米做成的餃子皮,,餡多半是甜的,。大清早,奶奶帶著我穿過了一條長長的弄子,,到菜市場買了十幾斤白蘿卜,,把它們裝在手提籃里,分幾次扛著回來,。到家了,,把蘿卜洗干凈,去皮切成絲,,接著用大紗布把蘿卜絲用力擰出水分,,瀝干。奶奶敏捷的身形在廚房里走動著,,我在一旁做她的小幫手,,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日子,,被奶奶的愛包圍著,對兒時的我來說,,有著另一種幸福,。切好的蘿卜絲綿密的樣子,堆起來就似一座微型的“富士山”,。奶奶從櫥柜里拿出了三個紅糖塊,,用刀磨成粉狀,一邊磨著一邊還對我說:“鄰居家里做的糯米餃用紅糖粉炒出的餡,,省了磨紅糖塊的程序,,但味道卻不正宗了,我們自己家人吃,,還是要真材實(shí)料才好呀,。”看著奶奶一下一下地磨著紅糖,我調(diào)皮地用手挖一點(diǎn)舔著,,甜而不膩的滋味,,還依稀記著。
蘿卜絲瀝干,、紅糖磨成粉,,前期工序都完成了,奶奶便開起了油鍋,,把蘿卜絲放到鍋里翻炒,,微微有些熟了,就加上磨好的紅糖粉,,攪拌著,,翻炒著。放在鍋里時,,奶奶還讓我嘗嘗夠不夠甜,,我總是說,“奶奶,,還差一點(diǎn),,再放點(diǎn),”我就這樣一口一口地嘗著,,后來,,媽媽說,我們家的糯米餃特別地甜,,是因?yàn)槟棠虒櫮?,讓你多嘗幾遍。是啊,,從小奶奶一直是最疼愛我的人,。
經(jīng)過幾次加糖翻炒,糯米餃的餡也新鮮出爐了,。糯米餃的香甜都來自它的餡,,奶奶總是會讓我多吃幾口。我在弄堂里和小伙伴們玩鬧著,,還中途回來踮起腳尖吃灶臺上的紅糖蘿卜絲餡,。記憶中飄蕩著紅糖黏味的午后,和甜而不膩的蘿卜絲餡,,在我心里整整飄蕩了多年的時光,。
此時回想起來,那時對冬至糯米餃的期盼,,更多的是期盼家人能在那一天圍坐在大圓桌旁,,有說有笑,爸爸可以不問我的成績,,媽媽也不管我作業(yè)是否做完,,我和哥哥也能相安無事地各自看書。
冬至那天,,晚飯過后,,一盞明亮的白熾燈漸漸散發(fā)著屋內(nèi)的溫度,一家人開始圍在了燈下,。奶奶張羅著用糯米粉揉成團(tuán),,然后像包餃子一樣,把紅糖蘿卜絲餡包在了糯米團(tuán)里,,包起來像一頂狀元帽,。爸爸和奶奶負(fù)責(zé)包著,媽媽在灶臺負(fù)責(zé)煮著,,我和哥哥站在灶臺邊,,等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其實(shí)還留戀著當(dāng)年,,一家人在寒冷的冬至夜,吃著可口香甜的糯米餃,,清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日子的輾轉(zhuǎn)中,我長大了,,到了福州上學(xué),。冬至的時候,奶奶惦記著我,,于是托人從老家給我?guī)砹藷狎v騰的糯米餃,,還讓熟人轉(zhuǎn)告我:“到了學(xué)校,,和宿舍的同學(xué)一起分享,這可是我們霞浦獨(dú)有的小吃,。”再后來,,我成家了,不住在家里了,。還是冬至日,,奶奶給我打電話,讓我回來拿糯米餃,,我知道,,奶奶是在惦記我,讓我回家吃頓飯,,每次接過奶奶蒸好的糯米餃,,心里頓時泛起無邊的溫暖,那是奶奶對晚輩的愛,,是愛溫暖著我成長的日子,。
前年剛?cè)肭锏娜兆樱斯陆B同在北京三獲金雞獎,,得獎后從北京回到家里看望奶奶,。奶奶高興著,眼里泛著淚花,,嘴里也喃喃地說著:“紹同,,這么多年,你總是忙,,有多久沒吃到家里的糯米餃了,,今天大家高興,就包幾個嘗嘗……”一家人又像多年前的冬至日那樣,,圍坐在一起,,樂呵呵地包起糯米餃子,笑聲飄得遠(yuǎn)遠(yuǎn)的,,紅糖甜著,,甜在心里。
如今奶奶已經(jīng)90高齡,,身體大不如從前,,也已不下廚了。時光呼嘯而過,,如今的霞浦街頭隨時都能買到剛蒸好的糯米餃,。去的盡管去了,烙在心里的依然還在。走過多時才明白,,人越長大,,越多的俗事紛擾。夜闌人靜時,,回想起年少清淺時光,,唯有記憶中糯米餃的香甜,那是奶奶的味道,,是愛的味道,這輩子都忘不掉,。
責(zé)任編輯: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