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升/洱海聽風
寧德網(wǎng)(張久升)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
來到大理,來到那個金庸筆下充滿著異域風情的大理國,來到西游記里唐僧差點動了凡心的那個女兒的國度,來到那個蝴蝶翩躚水影斑斕的花園,,來到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
事實上,,我對大理并不了解,,只聽說大理很小,就連出發(fā)前的攻略也省去了,。當深夜的列車把我們送到像是遠郊的車站,,我們就被一個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司機帶上了他的車。六人的車座,,我們一行已是五人,,可師傅邊開車還是邊伸出窗外“古城、古城”地叫嚷著,。夜燈亮著,,但街上并無行人,那帶著泥土氣息的吐字在我們聽來十分可笑而有趣,以至于孩子們在深夜的疲倦里興奮起來,,也跟著叫嚷,,竟一度成為我們在大理的口頭禪。
直到第二天,,我們才真正看到被我們叫嚷了一路的古城,。從麗江游玩過來,大理的古城在我們看來已經(jīng)沒有什么吸引力,。一樣是冒著油煙的燒烤,、看不出是甩酒瘋還是特色表演的洋人街酒吧、各種玉石,、棉布衣店,,還有麗江的手鼓音樂……從大理門到洱海門,到處是摩肩接踵的人流,、人群,,仿佛都漫無目的地走著。有兩個豬巴戒和孫悟空造型打扮的人,,手持棍棒,,在古建筑五華樓下,時不時地對路過的美女拋火眼金睛,,或做戲里動作,,就著城樓投下的幽微的燈光,讓人今夕何夕之感,。
打開大理地圖,,這個始建于唐朝的古城不過是大理的一角。如耳朵狀橢圓長條形的洱海把大理的城鎮(zhèn)聚集在其邊上,。西部蒼山十九峰,,峰峰有其名,峽出十八溪流,,齊匯入洱海,,滋養(yǎng)著這一方人的生產(chǎn)生活。古南詔國,、后大理國之所以能成一方桃源而與強大的漢朝,、氣若游絲但依然是中央王朝的大宋分庭抗理,與洱海哺育的富庶,,與蒼山給予的安寧有巨大關(guān)系吧,。
今天的洱海,已是旅行愛好者的天堂,。我們把投宿的地點選擇在據(jù)說尚未開發(fā)的挖色鎮(zhèn),。傳說中的海景房此刻真就在眼前,,推窗,洱海的風帶著不溫不火的陽光打在杉木床架上,。無波無浪的洱海像嫻靜的少女著輕藍的薄裳在靜靜地沉思,。遠處,昨天我們登臨的蒼山卻在目極之處,,長霧如綢披山肩,灰云如帽戴山頭,。蒼山一定織起了綿密的雨弦了吧,?洱海是在側(cè)耳傾聽那亙古之音吧?
租一輛自行車,,沿洱海騎行是最愜意不過了,。雖然環(huán)海公路上專屬的騎行車道界不嚴格,好在來往的機動車輛并不多,,騎騎停停,,時而吹吹海風,時而觀景拍照,。想收起相機,,可一路的風景總在不斷延伸,又隨著光影的變化而出現(xiàn)新的圖景,。公路的另一邊,,一幢幢繪著山水花鳥的白族民居依山腳而建,人家的門前拴著的驢馬,,偶然地鳴叫一聲,,正應著墻上新刷的題字“幸福不在于金山銀山,更在于綠水青山”,。夕陽下,,有牧民趕著羊群回家,可羊兒不知是貪戀洱海的美景還是忘情于草木的清香,,毫不慌張地穿過馬路,,又鉆進水邊的小樹林里去,留下包著頭巾曬得黝黑的牧人,,一會兒看看淌著熱汗的騎行者,,一會兒也禁不住游人的好奇而好奇著那些看慣了的風景。
夜晚八點多了,,蒼山那邊,,太陽才收起最后的光茫。此刻,,一輪朗潤的明月躍出山岫,,在洱海邊布下光輝,。白族金花們在村鎮(zhèn)的小平地小院落里跳起了廣場舞,那音樂竟也是任一個城市里都在播放的耳熟能詳?shù)母枨?,只有那繡著艷艷的山茶花的紅腰身,,那戴著“風花雪月”帽的笑臉,讓我確信我是一個略略有些好奇的闖入者,。
夜深了,,遠處城鎮(zhèn)的燈火映照著洱海更靜了。洱海的風輕輕地,,輕得聽不到她的絮語,。
一夜無夢,那個關(guān)于大理“風花雪月”的故事,,我應該早些季節(jié)來才對,。
責任編輯:吳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