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以敏/柏洋湖情思
寧德網(wǎng)(阮以敏) 雨中的柏洋湖靜謐而迷離,。
風中的蘆葦輕盈地起舞,,湖邊的翠竹多姿地搖曳,。靜坐在大壩上,,凝視著這一泓青山倒影的碧水,,傾聽雨的細語,,風的呼喚,,葉的呢喃,,真正體驗了心如止水,,寵辱皆忘,整個身心陶醉般融入到了這大自然之中,。
那柏洋村裊裊的炊煙依稀還在眼前,,那先鋒洞打鑿的錘聲仿佛還在耳際。招展的紅旗和鼎沸的人聲,,是我們?nèi)熒趨⒓訜峄鸪斓纳a(chǎn)建設(shè)勞動,,高音喇叭里播放著進行曲和勞動場面的表揚稿,,我們這些學校文藝宣傳隊的骨干分子,時不時還要集中起來,,唱歌,、給大伙兒鼓勁。山皮被一層層剝?nèi)?,水渠在一米米延伸,。遇上堅硬的巖石,便叫來專業(yè)師傅,,打幾個洞,,待大家收工了,埋上炸藥,、雷管,,隨著一聲悶響,炸開了,。干勁沖天的我們,,都相信人定勝天,靠鋤頭,、洋鎬,、土箕戰(zhàn)天斗地,改造世界,,都在憧憬著水庫建成后的美好未來……
遠處,,三兩聲的鳥鳴,劃破了天際,。把我的思緒拉回到20世紀70年代,。那時我們還只是初中學生。
多年之后,,和友人再上柏洋,,已是回到故鄉(xiāng)為人師表了。雖尚青澀,,但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充滿了夢想,,迷戀著這世間美好的一切,。沿著蜿蜒崎嶇的小路,一路向上,。村口風水林的幾棵松柏、柳杉郁郁蔥蔥,、高聳云霄,,但坐其下,清風徐來,倦意頓消,。古老的村莊已經(jīng)淹沒,,沉睡在母親湖的懷抱,安詳而恬靜,。柏洋的村民,,多已遷居。波光艷影的柏洋湖清澈明亮,,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陣陣銀光。雖說是第一次看見蓄水后的樣子,,有點兒心動,,但已經(jīng)沒有了當年的心潮澎湃,豪情萬丈,。小學校還在,,為留守兒童,一個民辦教師在堅守,,她熱情地挽留我們吃了中飯,。應(yīng)該感謝她們,那個時代的符號——“民辦教師”,,為我們國家的基礎(chǔ)教育事業(yè)做出重大貢獻的教育工作者們,,是她們一直堅持在最偏遠、最貧窮的山村(多是單人校)默默耕耘,,撐起了一片藍天,。
午后,漫步在湖邊小徑,,看蝶兒雙飛,,蜻蜓點水,時時驚起林中小鳥,,知名不知名的山花,,點綴著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山澗、大壩,、草叢,、小樹、稻田,、牧童處處都是背景,,留下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定格了青春年華。那一張張黑白照,,一直保留在相冊里,,成了永久的記憶。時時翻起,,都是一段甜蜜的回憶,。
一別經(jīng)年,今次再訪,,是為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品集《故園深深情滿懷》配圖,,和學生一起穿上雨鞋,撐起雨傘,,挎著相機,,登上了柏洋湖。故地重游,,觸景生情,,總是不免讓人感慨萬千。
柏洋的村民為大家舍小家,,早已全部遷居山下的幸福新村,,國家為他們易地搬遷,進行了集中安置,,還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讓他們在新村安居樂業(yè)。
群山環(huán)抱之中,,少了人間煙火味的柏洋湖一塵不染,,更顯寧靜,猶如天上一塊碧玉掉落凡間,,更似豆蔻年華的少女清純可人,、靈動圣潔,堪稱“圣女湖”,。那棵頗具魏晉風骨的的棕樹,,依然如故,獨立在湖邊,,顯得有些清瘦和孤單,,歲月雖然銷蝕了它的容顏,但它不改初衷,,一往情深地脈脈注視著湖面,,也許是在冥思苦想:伙伴們都哪兒去了呢?也許是在站崗放哨,,守衛(wèi)著一方故土,;也許是還在癡情地等待著圣女的歸來……
這故鄉(xiāng)的山水總是飽含著無限的深情,!
注:柏洋湖原系古田大甲鎮(zhèn)水庫,建成于1978年,,現(xiàn)為居民飲用水源。
責任編輯: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