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公安局鳳埔派出所:讓“楓橋經驗”在基層煥發(fā)活力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 楊遠帆)近年來,,古田縣公安局鳳埔派出所在創(chuàng)建“楓橋式派出所”實踐中,,緊緊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目標,,結合派出所和轄區(qū)治安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愛民,、惠民舉措,,著力提升派出所服務、管理能力,,轄區(qū)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晨巡晚議” 成百姓貼心人
“晨巡晚議”制度是鳳埔鄉(xiāng)蘇墩村堅持了60多年的一項便民制度,,村干部們每天早上到村里巡訪,,了解村情民意,晚間村兩委針對白天了解到的問題開會議事,,提出解決措施,。今年以來,,鳳埔派出所創(chuàng)造性地將該制度引入日常便民服務中來。
為有效延伸“晨巡晚議”觸角,,更好服務偏遠村莊的鄉(xiāng)親,,鳳埔派出所在幾個偏遠村的中心村西溪村成立中心村警務室,派出民警開展定點值班,,針對群眾提出的矛盾糾紛,、戶籍問題等第一時間予以受理、調解,。
在一次日常下鄉(xiāng)走訪過程中,,民警得知孤寡老人吳金嬌生活困難后,第二天就自掏腰包購買了糧,、油等生活物資上門看望老人,,與老人拉拉家常,并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老人逢人便夸鄉(xiāng)里的民警真是好,。
在日常的工作中,類似的小事還有很多,。“一件件的小事,,一份份的真情,更寄托了我們基層干警對群眾的一種情懷,。”鳳埔派出所所長陸勇青動情地表示,,下沉警力到基層最前沿,在幫群眾“跑腿”的過程中還可以發(fā)布預警信息,、教授防范手段,,也是提升群眾安全防范意識的有效途徑。
聯(lián)防聯(lián)控 做平安守護者
去年底,,陸勇青到鳳埔村東華自然村開展日常巡邏,,聽村民們不經意間說起,該村吸毒前科人員張某清長期無業(yè)在家,,沒有收入,,經常與周邊村民爭執(zhí),存在嚴重的治安隱患,,細心的陸勇青將這個情況記了下來,。
隨后,陸勇青多次上門走訪談心,。在一次聊天中,,張某清終于主動開口了:“陸哥,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創(chuàng)業(yè),!”在陸勇青的奔走聯(lián)系下,,最終張某清得到了村里百香果種植能手周某的指導,開墾了一片百香果園,,認真學起種植技術,,起早貪黑忙管理??吹綇埬城宓霓D變,,村民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這樣走訪聊天聊出線索的并不少見,。”陸勇青說,,鳳埔派出所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擺在案件高發(fā)、防范薄弱,、群眾需求的地區(qū)和時段,,逐步形成了由派出所、綜治管理員及其他治安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治安防控大格局,,并堅持依靠群眾強化社會治安防范能力,,有效擠壓了違法犯罪的活動空間,。
少年警隊 守護“少年的你”
“我們來參加少年警隊了,!耶!”近日,,12位系著紅領巾的少年自信而驕傲地迎著陽光列隊,,穿著全新購置的“警服”,在派出所民警的悉心指導下,,在操場上學起了隊列和敬禮,。
“校園安全問題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問題是近年國內外治安工作面臨的難點和探索的熱點。”陸勇青介紹,,從今年起,,鳳埔派出所與轄區(qū)的鳳埔鄉(xiāng)中心小學合作,在學校里擇優(yōu)選拔了一批有奉獻精神,、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作為隊員,,組建鳳埔鄉(xiāng)“少年警隊”,為其量身開設了交通安全法規(guī),、防范詐騙小技巧等課程,,通過他們在校園和家庭中開展安全知識宣傳,“以點帶面”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安全防范與抵御犯罪的能力,。
“成立少年警隊很有意義,通過課余的學習,、訓練和參觀警營,,孩子們增強了法治意識,,也學會了感恩和關愛社會弱勢群體,能更好地激發(fā)出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鳳埔鄉(xiāng)中心小學校長鐘義學說,。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