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無期完工日 港珠澳大橋深陷“拉布”泥潭
遙遙無期完工日 遲遲不見追加款
港珠澳大橋深陷“拉布”泥潭
港珠澳大橋效果圖(資料圖片)
聯(lián)通廣東珠海市和港澳,、日前被英國媒體評為“現(xiàn)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內地段已接近完工,,而工期一再延誤的香港段,,至今還深陷香港立法會的“拉布(指反對派拖延議事)”泥潭之中,。追加撥款遲遲不能到位,能否在2017年底完工也成了未知數(shù),。
其人之道
兩周前,,香港立法會發(fā)生了一件怪事: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港珠澳大橋追加撥款時,建制派議員提出“中止待續(xù)”動議,,將會議叫停,。
建制派一貫主張應盡速撥款,,怎會主動喊“卡”?建制派議員解釋說,,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因為“中止待續(xù)”動議針對一個法案只能提一次,,這次建制派提了,,以后反對派就不能再提。而當時恰好多名反對派議員在臺灣,,建制派利用人數(shù)優(yōu)勢,,半小時內就把“中止待續(xù)”動議給否決了。
過去,,反對派“拉布”怪招迭出,,令香港多個重大建設項目一再延誤。建制派這次拿出“自己提議,,自己否決”的奇招,,就是為了節(jié)省那么一兩個小時。一方用盡辦法搞拖延,,一方苦心孤詣?chuàng)寱r間,,戰(zhàn)況簡直慘烈。
不過,,去掉“中止待續(xù)”只是排除了其中一顆地雷而已,,反對派還有大把拖時間的“技術手段”。1月22日財委會繼續(xù)審議時,,反對派再次提出休會動議,,動議辯論一小時后最終被大比數(shù)否決。建制派議員批評反對派用盡方法“拉布”浪費時間,,令議會“不似人形(太沒樣子)”,。
這場“追加撥款之戰(zhàn)”已經持續(xù)了一年。香港特區(qū)政府2015年初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工程向立法會申請54.6億元(港幣,,下同)追加撥款,。但因為反對派不斷“拉布”,提各種反對意見,,多次“偷襲”搞休會,,審議進度緩慢。
始作俑者
港珠澳大橋為什么需要追加撥款,?因為工期延誤導致建造成本節(jié)節(jié)升高,。而這一切的肇因,與反對派脫不開干系,。
2010年,,香港東涌一名66歲的老太太朱綺華向法院申請司法復核,,稱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兩份環(huán)評報告未提供某空氣污染物指標,要求推翻特區(qū)政府批出環(huán)境許可證的決定,。香港法院2011年4月先是裁定環(huán)評報告不合規(guī)格,工程不能開展,。后香港環(huán)保署提出上訴,,當年9月香港上訴法庭又裁定兩份報告有效。
據(jù)香港媒體報道,,朱綺華正是受了反對派議員的鼓動,,才攬上了這個自以為“正義”的差事,結果造成港珠澳大橋工期白白耽擱一年,,其間因人工,、物料上漲,還要彌補承建方的損失,,工程造價從304.3億元漲到了358.9億元,,上漲了54.6億元。
香港特區(qū)政府日前表示,,港珠澳大橋完工日期從原先設定的2016年,,調整到2017年底。而追加的54.6億元撥款究竟能否及時到位,,仍是大橋能否如期通車的一大變量,。官員指出,如果短期內未能獲批撥款,,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將不得不“刪除部分設施”,,這將影響旅客出入關口的便捷程度,對口岸的道路及設施的維護也有不利影響,,并且“對2017年底達致通車條件均構成威脅”,。
不過,反對派議員似乎并不為此擔憂,,香港媒體報道指出,,他們反對追加撥款的理由,往往從“盤古開天地”說起,,例如質疑大橋落成后車流量不多等,,令建制派十分無語。民建聯(lián)議員表示,,大橋工程如果再停下來,,增加費用將“難以估計”,反對派的做法“不可思議”,。
重要標尺
港珠澳大橋一旦落成,,將成就港澳和珠三角的“一小時交通圈”,,對于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對促進港珠澳三地經濟共同發(fā)展具有不言而喻的巨大意義。如此重要而有益的項目,,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人為阻撓,,工期不斷延誤,成本持續(xù)飆升,,思之令人扼腕,。
實際上,香港重大工程因為立法會“拉布”而延誤已經成了“常態(tài)”,。除港珠澳大橋香港段以外,,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蓮塘/香園圍口岸與相關工程,、港鐵沙田至中環(huán)線及南港島線等均出現(xiàn)延誤或超支,,工程費用超支金額從數(shù)十億至過百億元不等。
香港媒體評論說,,議員當然可以質疑政府政策,,但出發(fā)點應是為了監(jiān)督和改善政策,如果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為反對而反對,,搞單純的有破壞無建設,,就與這份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從香港近些年的情況看,,“拉布”猶如一只迅速長大的怪獸,,正在鯨吞香港的資源和優(yōu)勢。
何為理性問政,?是真心為香港好而替政府查漏補缺,,還是為了派系政治利益而一味惡斗?香港市民心中遲早會有一把尺,。而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能否順利施工,,將為這把尺添上一個重要刻度。(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