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服飾的傳承保護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歷史,。總書記來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興。總書記說:“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第七代傳承人雷加回正在傳承培訓班為女徒弟們講解畬族傳統刺繡圖案的寓意,。
http://upload.ndwww.cn/2016/1218/thumb_630_420_1482060844923.jpg img/water1.png -
身穿畬族服飾的村民準備參加傳統歌會,。
http://upload.ndwww.cn/2016/1218/thumb_630_420_1482060845690.jpg img/water1.png -
獨具特色的畬族婦女服裝,是畬族女子所珍愛的服飾品,。
http://upload.ndwww.cn/2016/1218/thumb_630_420_1482060844669.jpg img/water1.png -
畬族婦女服飾條紋圖案排列有序,,花紋細巧,色彩鮮明,,精巧而富有民族風格,。
http://upload.ndwww.cn/2016/1218/thumb_630_420_1482060845791.jpg img/water1.png -
第七代傳承人雷加回(左)正在給第八代傳承人蘭昌玉(右)傳授手工刺繡經驗。
http://upload.ndwww.cn/2016/1218/1482060844219.jpg img/water1.png
寧德網消息(徐烽 夏斌 圖/文) 幾根衣針,,幾縷彩線,,一把剪刀,一個老式熨斗,,這就是制作畬族服飾的工具,。針線在一雙粗糙、卻靈巧的雙手穿引下,,不一會,,布料上就漸漸出現了色彩斑斕的精美圖案……初冬時節(jié),我們在霞浦縣崇儒畬族鄉(xiāng)上水畬村,,見到了傳統藝人師徒制作畬族傳統服飾的場景,。
畬族服飾自清宣宗道光年間流傳至霞浦縣各畬族地區(qū),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以崇儒鄉(xiāng)畬族服飾最為典型、突出,,成為畬族服飾的代表,,是霞浦、福安等閩東縣,、市畬族男女所珍愛的服飾品之一,。
畬族服飾主要分為男子服飾和女子服飾兩種。男子一般著色麻布圓領,,大襟短衣,、長褲。服飾條紋圖案排列有序,、層次分明,,衣領上常繡一些水紅,、黃色的花紋。
女子服飾大多用自織的苧麻布制作,,以黑藍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開襟,,衣領,、袖口、右襟多鑲有彩色花邊,,均系一尺多寬的圍裙,,腰間還束花腰帶,衣服和圍裙上亦繡有各種花卉,,鳥獸及幾何圖案,,五彩繽紛,十分精美,。
制作一件精美的畬族傳統服飾,,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量體,、備料,、剪裁和縫制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講究,,不僅要有多年的實際制作經驗,,還需要熟練掌握運用各種要點,才能制作出地道的傳統畬族服裝,。目前,,上水村制作畬族服飾的是第七代傳承人雷加回和第八代傳承人蘭昌玉。
畬族服飾制作,,是畬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2014年上水村被國家住建部評選為中國傳統古村落,崇儒畬族鄉(xiāng)黨委,、政府立足鄉(xiāng)情利用畬族文化平臺,,將上水村開發(fā)、打造成“最美畬村”,,將畬族服飾制作技藝作為獨特的民族文化加以傳承與保護,。目前,上水村的閩東畬族傳統服飾制作技藝正在申報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