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腰鼓聲里漈下村
寧德網(wǎng)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阮兆菁)1月31日,,天氣陰而小雨,屏南縣的氣溫在零度左右,,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甘棠鄉(xiāng)漈下村,,寒冷絲毫擋不住村里婦女們苦練腰鼓的熱情,“咚咚嚓,咚咚嚓!”村尾的聚寶橋上,十五六位婦女們合著節(jié)拍在緊張地練著腰鼓,,熱火朝天的畫面讓人們品讀出幸福的真正含義。
漈下村,,2008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與福安廉村一起成為閩東的首批名村,,也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的提升工程之一,。曾經以《漈下古村:畫筆下的新生》登上央視這個大雅之堂,而今天更是以溫婉,、古樸的印象蘊含著歷史的質感,。沿著左邊的雨廊往村莊里慢行,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不經意間闖入我們的視野:“小妹妹,,你這么早放學了?”“我在江蘇上學,,已經放假回家啦!”小姑娘撲閃著大眼睛告訴我們,她的爸爸媽媽在江蘇工作,,她和念大學的叔叔提前回家過年啦,。
細雨中,碎步村道上,,一幅幅古香古韻的美景不時地映入眼簾:“漈水安瀾”古城樓,、馬氏仙宮、明清古民居等,。在花橋上,,10多位村中的老人正襟危坐,雙手抱著火籠,,在津津有味地觀看聆聽著電視里韻味十足的閩劇,,邊聽邊哼哼著。他們那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也是一幅絕佳的風景,,讓人聯(lián)想到安享晚年的愜意。雨廊上佇立風中的一排排大紅燈籠為節(jié)前的漈下村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漈下村,,作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人甘國寶的祖居地,自2008年以來,,已經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用于鄉(xiāng)村整合修繕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如今已經展示出她的鮮明個性。近年來,,家鄉(xiāng)的變化也吸引著外出經商者回歸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早年在上海做了20年木材生意的阿甘,一年前和愛人一起回家鄉(xiāng)辦起了“自在花時”咖啡屋,,自己當上了老板,,旅游旺季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那日,,她的愛人看到我們到來,,也熱情地打著招呼。
“水車”喚起我們對童年的記憶,,更顯示出漈下村的古老和純粹,。腰鼓聲聲不絕于耳,看她們敲得歡暢,、跳得起勁,,我適時“逮”住了腰鼓隊隊長吳可香。這個兩個孩子的母親話閘子一打開,,便是滔滔不絕,。她告訴我們,家里主要靠蔬菜,、水果,、糧食發(fā)展生產,生活富足了,,便是想到了文化生活,。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把屏南縣作為第十個扶貧縣,村里的五十多個腰鼓就是由其提供贊助的,。去年村里舉辦的首屆藝術文化節(jié),,腰鼓也派上了用場呢。村里在文創(chuàng)工作的帶動下,,便有了微信群,,今天就是大家在群里一招呼,便直奔聚寶橋來了,,目的就是為春節(jié)做準備,,讓回家的鄉(xiāng)親們熱鬧熱鬧。要是村民門遇上紅白喜事,,腰鼓隊都是以公益的形象出現(xiàn),。
細雨中的漈下村,游客不多,,三三兩兩,。聚寶橋上歡快明麗的腰鼓聲,,似一個個自信的鼓點,在村民們的心坎上久久回蕩,。
責任編輯: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