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志愿 服務群眾——我市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志愿服務
寧德網(wǎng)消息(記者 趙巧紅)5月19日11時10分,一聲清脆的放學鈴聲后,,福鼎市桐南小學海灣校區(qū)參與“午托”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津津有味地吃著午餐。飯畢,,大家紛紛拿出課本在座位上進行自主閱讀或整理作業(yè),,老師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一直以來,,“放學早,、接送難、就餐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家庭,。為此,,我市大力推行課后服務,實行“午托”“四點半托”“晚托“,,教師們利用休息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解除家長后顧之憂,確保課后服務有序,、安全,、高效開展。
這是我市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志愿服務的生動實踐,。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 我市全面對標中央和省里的部署要求,,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和檢驗學習成效的重要舉措,,結合正在開展的“再學習、再調(diào)研,、再落實”活動,,制定出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明確“圍繞全方位推進高質(zhì)量發(fā)展超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提高群眾生活品質(zhì)、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建設生態(tài)宜居美麗寧德,、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共享數(shù)字寧德建設成果,、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等8個方面重點任務,,梳理“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43個,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的路徑推進落實。
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市注重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廣大黨員立足本職,,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傳統(tǒng)節(jié)日、 “學雷鋒紀念日”等為契機,,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深入基層、農(nóng)村廣泛開展黨史宣講,、愛心助殘,、教育幫扶、文明新風倡導,、科技服務,、疫情防控、文體表演等志愿服務活動,,并在全市積極推動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與社區(qū)共駐共建,,推行在職黨員“雙報到”“回家日”等機制,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目前,已動員3.3萬多名在職黨員回居住地和共建社區(qū)小區(qū)報到服務,,認領崗位4萬多個,,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2800多個。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各地各部門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把“等群眾上門”變?yōu)?ldquo;送服務上門”,。市縣協(xié)同聯(lián)動,,部門及時跟進,黨員干部主動作為,,在全市掀起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熱潮——
今年3月,,我市拉開了為期3個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季。全市廣大志愿者圍繞“愛我寧德 清潔家園”“鄰里守望 奉獻愛心”“弘揚雷鋒精神 文明實踐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寧德故事”迎建黨100周年等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蕉城區(qū)開發(f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網(wǎng)站和微信小程序,,搭建“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平臺接單,、志愿者服務”的供需模式,推動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tài)化,,小程序試運行以來,發(fā)布志愿服務項目32個,,開展志愿活動430多場,,參與志愿者達7000多人,。
福安市率先在陽頭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開設夜間及節(jié)假日疫苗接種點,延長夜間接種工作時間至22時,,確保節(jié)假期疫苗接種不斷檔,、不打烊,極大方便了群眾接種疫苗,。
古田縣開展“孝老食堂”志愿服務,,建立了“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的互助“孝老食堂”居家養(yǎng)老新模式,,重點解決貧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用餐問題……
與此同時,,我市還制定下發(fā)《關于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依托106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平臺,著眼群眾需求,,創(chuàng)新“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接單”志愿服務機制,,健全完善志愿服務褒獎激勵、回饋關愛等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理論學習,、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慈善互助”等“5+N”志愿服務,累計組織文明實踐活動1600多場,,群眾切實感受到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帶來的可喜變化,。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