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視頻?華哥開講】紅色文物:白扇詩
第7期
[文物檔案]
名稱:白扇詩(手抄本)
來源:閩東革命紀念館
材質(zhì):紙質(zhì)
規(guī)格:長16厘米 寬11.5厘米
重量:9g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文物是一本《白扇詩》的歌本,。在福安,,說起官浦油扇,人們自然而然地會聯(lián)想到白扇詩,,以及與扇子有關的任何事,。這其中就有關于一個家喻戶曉的閩東英烈的故事,他就是福安籍的閩東革命先驅(qū)——施霖,,他和我手中的這本白扇詩的歌本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說到白扇詩,它不是詩歌,,而是閩東地區(qū)的民間曲調(diào),,這種民間曲調(diào)跟革命有什么關聯(lián)呢?
《白扇詩》
一把白扇畫牡丹,,財主收租太不堪,,
不管收冬割無谷,,一斤半兩不讓寬。....
三把白扇畫牡丹,,國民黨政府賊作官,,
凡事都是幫地主,窮人無罪要坐監(jiān),。....
五把白扇畫牡丹,忍氣求生難上難,,
大家趁早去革命,,參加共產(chǎn)斗爭團。.....
這是白扇詩的一段內(nèi)容,,施霖就是編唱著這樣的革命山歌,,來喚起窮苦人民一起鬧革命,傳播革命思想,?! ?/p>
施霖(1900---1935),原名昌期,,字雨林,,1900年出生于福安縣溪柄鎮(zhèn)田頭崗村。1931年夏,,經(jīng)過黨組織長時間的考驗和革命斗爭的鍛煉,,經(jīng)時任中共福安縣委書記、福安中心縣委書記馬立鋒的介紹,,施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年八月,他參加福安縣委“步兜里會議”之后,,受黨組織的派遭,,化名鴻磐,深入福安霞浦交界地區(qū)和福安南區(qū)各地農(nóng)村傳播革命火種,?! ?/p>
施霖是一個出色的地下工作者。他走村串戶,,以從父親那里學到的一手算命,、擇日看風水的本領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他為窮人寫狀詞,、打官司,從不收錢,,所以他走到哪里,,很快就會同那里的農(nóng)民混熟,大家都爭著留他吃飯,,尊敬地稱他“先生”,。遇到危險時,不顧一切地掩護他,?! ?/p>
為了有效地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和軍閥豪紳的殘暴統(tǒng)治,廣泛地教育和喚起窮苦大眾,,施霖根據(jù)當時流傳于閩東地區(qū)的《白扇詩》的形式和曲調(diào),,編寫了歌詞,賦予它嶄新的革命內(nèi)容,?! ?/p>
由于《白扇詩》反映了當時閩東社會的現(xiàn)狀,表達了群眾的反抗意愿和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并用方言演唱,,且通易俗懂、便于傳唱,,為貧苦群眾所喜愛,,因此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閩東各地流傳開來,。《白扇詩》不僅是一支歌,,更是一只號角,、一團火,整整教育和激勵了一代斗爭的農(nóng)民,。施霖的名字也隨著歌聲在閩東各地傳揚,。
責任編輯:孫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