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恩銘: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鄧恩銘像。
新華社發(fā)
“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這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在獄中留下的遺作《訣別》,。
鄧恩銘,1901年出生于貴州省荔波縣玉屏鎮(zhèn)水浦村,。1918年,,鄧恩銘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鄧恩銘被選為學生自治會領導人,,組織學生參加罷課運動。1920年11月,,他與王盡美等組織進步團體“勵新學會”,,介紹俄國十月革命,抨擊社會現狀,。
1921年春,,鄧恩銘參與發(fā)起建立濟南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年7月,,鄧恩銘與王盡美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會后回濟南建立中共山東支部,任支部委員,。
1922年1月,,鄧恩銘赴莫斯科參加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代表大會?;貒?,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組織工人運動上。
在鄧恩銘等領導下,,1925年2月,,膠濟鐵路工會領導工人舉行大罷工,迫使鐵路局答應了工人的部分要求,。同年,,他與王盡美等人組織領導了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大罷工,,形成了青島歷史上第一次罷工高潮,。
1925年8月,,鄧恩銘被任命為中共山東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11月被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設法營救,得以保外就醫(yī),。1926年6月,鄧恩銘再次秘密回到青島,,主持市委工作,。
1928年春,鄧恩銘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后由于叛徒告密,在濟南被捕,。在獄中,他領導難友們同敵人進行斗爭,,并兩次組織越獄,,使部分同志沖出監(jiān)獄脫險。鄧恩銘因受刑過重,,行動困難,,未能越獄脫險。
1931年4月5日,,在濟南市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鄧恩銘身負鐐銬,,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年僅30歲,。
“我的大伯公鄧恩銘的一生是短暫的,,也是輝煌的。”鄧恩銘的侄孫女鄧慶梅表示,,“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先輩最好的紀念,。”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7日 04 版)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