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及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的回信中這樣寫道:“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nèi)的每個中國人的夢。‘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出自北宋歐陽修的《易或問》,,其原有之意為做學問要從大的根本處著眼,,學好了根本的大道理,才可兼及旁枝末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中蘊含了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個人的理想只有投入到國家與民族事業(yè)的洪流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彰顯。我們應當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要“得其大”,,必先立其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v觀中國歷史,可以看到雖居陋室但仍期盼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僵臥孤村始終不忘定中原安大家的陸游和孤城萬仞下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王昌齡等仁人志士,,都樹立了堅定的志向,矢志進取,,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當樹立堅定且高遠的人生志向作為引導,堅定決心跟黨走,,心懷人民與國家,,不做無舵之舟,無銜之馬,。當然,,所立之志應是腳踏實地而不是好高騖遠,我們要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做好本職工作,,力所能及的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以小見大,,以大兼小,在實踐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將自身與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緊密相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能“得其大”,,還需融其體。一燕不能成春,,孤木難以成林,,一滴水只有置于大海才能不干枯,一個人也只有將自己融入于集體中才能更有力量,。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當你只顧自身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而在集體中所形成的放眼大局的意識,面對“小”事時便易迎刃而解,,會將你帶到更遠,。對于個人而言,家庭,、單位,、朋友圈就是一個個集體,國家亦然,,也應當明確大道規(guī)律,,就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6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時提到的:“看待中美關(guān)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著兩國之間的分歧”,。作為一個大集體,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世界和平才是最終的歸宿,。
“得其大”者,,方可成其夢。在萬源扶貧的李興柯,、堅持教授國學14年的陳岳,、成立大清河救助站的田志偉……他們都是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他們心中所有的是為生民立命,、為萬世謀太平,注目的全是天下蒼生,,他們已將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國家及民族的事業(yè)融為一體,。中國夢是國家、民族的夢,,亦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實現(xiàn)它不在某一人,而在千千萬萬的廣大青年,。不要讓靈魂太空曠,,寂靜得只剩下回聲,我們要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才能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對于今天的我們,,“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既是殷切鑒戒,,也是善意提醒,,更是明燈指引。“得其大者”,,就是懂得,,國家和民族的繁榮與振興,要依靠全體中華兒女的拼搏奮斗,,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兼其小”,就是堅信,,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目標、美好愿景,,也都一定能從理想走向現(xiàn)實,。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