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初現 車險定損平臺哪家強
近日,,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發(fā)布“智能保險云”。無獨有偶,,同天下午,,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保信”)也宣布“事故車定損云”平臺正式上線,加上今年6月推出“車險分”和“定損寶”的螞蟻金服,,車險定損平臺領域三足鼎立之勢似乎初步形成,。那么,這三家車險定損平臺究竟各自有哪些優(yōu)勢,?對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由于車險業(yè)一直以來都以“大數法則”作為行業(yè)核心規(guī)則之一,因此天然依賴大數據,、云平臺的支撐,,這波保險科技熱潮的背后是行業(yè)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
■定損平臺瞄準行業(yè)痛點
布局車險定損平臺的三家企業(yè)性質不盡相同,,各自能夠整合到的行業(yè)資源,、平臺的邏輯側重點也不盡相同,總體來說,,可謂各有優(yōu)勢,、各具特色。
中國平安推出的“智能保險云”主要包括兩個產品:“智能認證”與“智能閃賠”,。“智能認證”主要是利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為客戶建立生物檔案,完成對人,、相關行為及屬性的核實,。這意味著,,保險業(yè)將從保單制跨越實名制,到達“實人,、實證,、保單”三合一的“實人認證”。“智能閃賠”則具有高精度圖片識別,、運用機器學習算法對車輛外觀損失自動判定,、自動精準定價和智能風險攔截四大技術。平安產險副總經理朱友剛介紹稱,,“智能閃賠”是目前國內車險市場上惟一已經投入真實生產環(huán)境應用的人工智能定損與風控技術,。
“事故車定損云”是由中保信和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共同建設的平臺,包括事故車定損系統(tǒng),、反欺詐系統(tǒng),、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及其他應用系統(tǒng),保險公司可查詢到車輛定型,、配件點選,、核損定價等數據,屬于車險理賠端的輔助作業(yè)平臺和生態(tài)平臺,。
中保信副總裁王哲介紹稱,,“事故車定損云”最主要的優(yōu)勢是數據的權威性。以中汽中心掌握的國內車輛識別代碼管理單位VIN碼為例,,通過其對應的車輛款型編碼與配件編碼,,可以實現車輛的精確定型,以及款型與配件的惟一匹配,,有助于保險公司在定損理賠環(huán)節(jié)實現快速定位與精準定價,,減少車險理賠的綜合成本。
而較早進入該領域的螞蟻金服則主推“定損寶”和“車險分”,,前者可利用人工智能模擬車險定損環(huán)節(jié)中的人工作業(yè)流程,幫助保險公司實現自動定損,;后者是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建模等方面的技術,,為車險風險定價由“從車”向“從人”因素轉變提供依據,。
■科技運用還需遵從保險邏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螞蟻金服推出“定損寶”之前,,大型保險公司如人保財險,、中國平安都有針對自身的車險定損平臺,只是并未對外公布,,而螞蟻金服率先推出“定損寶”給保險巨頭向行業(yè)推廣定損標準的契機,。有業(yè)內人士認為,,三大競爭主體推出定損平臺絕非“零和游戲”,孰優(yōu)孰劣難有定論,,卻各具標簽色彩,,如中國平安是保險業(yè)領軍者,中保信具有官方背景,,螞蟻金服則是互聯網巨頭,,互有所長。
在車險業(yè)資深人士李白(化名)看來,,螞蟻金服與中國平安推出的定損產品都有圖像定損功能,,但螞蟻金服所采用的圖像識別技術是比較初級的產品,而中國平安不僅在識別技術方面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深諳保險業(yè)的理賠邏輯,產品相對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具體來看,,中國平安的定損產品可以識別出車輛碰撞部位與維修部位是否相同,避免騙保情況的產生,。而螞蟻金服確實可以如其發(fā)布會上展示的那樣,,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判定出車輛有一條從車頭到車尾的長劃痕,并給出定損價格,,但這樣的劃痕在真實事故中并不常見,。在李白看來,螞蟻金服推出的“定損寶”有做噱頭之嫌,,更像是互聯網公司的“自嗨”,。
談到中保信聯合中汽中心推出的“事故車定損云”,李白認為,,中汽中心確實在VIN碼,、車型車款數據方面十分權威,數據的高質量優(yōu)勢是其他主體無可比擬的,,但理賠不僅需要這些數據,,還需要不同車型車款相應的配件數據、理賠規(guī)格和維修邏輯,,這就需要看中保信從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了,。
目前,包括大地財險,、陽光保險,、珠江人壽、中宏人壽在內的10余家保險公司已與金融壹賬通簽定合作意向書,;“事故車定損云”已經啟動首批10家保險公司數據測試工作,;已有18家保險公司和螞蟻金服展開數據產品合作,,保險公司日均調用頻次達到100萬次。
“中小保險公司沒有強大的數據庫做支撐,,且定損理賠人力成本比較高,,因此對中國平安來說,推廣自身的智能定損工具,,意在向中小保險公司輸出標準,。”上海評駕科技有限公司CMO陸煒文分析認為,無論涉及哪種保險科技,,都需要龐大的數據庫做支持,,以此衍生不同的服務。中保信有更權威的數據,,因此一旦推出,,體量較大的保險公司可能都會接入該平臺,而螞蟻金服受眾可能會更廣,,尤其是對那些想迅速做大的車險企業(yè)更具吸引力,。
■市場倒逼險企降損減賠
第二次商業(yè)車險費改后,車險小額賠付的比例逐漸減少,,給保費收入的持續(xù)增長帶來巨大壓力,,因此保險公司越來越多地開始聚焦在降低定損理賠成本上。從以往經驗來看,,各家保險公司在定損和理賠方面,,往往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管理成本,這讓那些本來就生存困難的中小保險公司十分頭疼,。也正因如此,,目前出現了不少依托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定損理賠平臺,以期借此減少人力和管理成本,,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在這個層面上,車險定損平臺的出現非常順應需求,,也意味著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正逐漸意識到車險業(yè)科技變革的重要性,。
CCCIS中國區(qū)后市場業(yè)務負責人劉斯昀表示,目前,,國內的保險科技還處于初級階段,相比美國等發(fā)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在車險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又面臨商車費改帶來的收入增長趨緩,小保險公司經營越來越難,。這些中小型保險公司銷售保單的數量可能只有保險巨頭的幾十分之一,,但為了確保售后服務質量,,履行客戶承諾,它們面臨的理賠管理成本壓力更大,。中國平安,、中保信與螞蟻金服在這方面的嘗試和布局或許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但顯示出了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在劉斯昀看來,,車險定損平臺的出現意味著行業(yè)正在從之前的簡單粗暴以價格拼市場份額轉向重視成本效率的精細化運作方向發(fā)展,經營者們意識到只有提升效率才能真正給企業(yè)帶來利潤,。保險科技在理賠端的最大價值是,,能否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新技術和新工具,,使得行業(yè)的生產效率出現質的飛躍,,這才是真正代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陸煒文分析稱,,事故車需要定損,、核損,,還需要考量事故原因是否屬于保險責任,這關系到最終保險公司是否埋單,,而保險科技則可以在其中發(fā)揮作用,。目前,安裝車載設備便可監(jiān)控行車狀態(tài),,幫助還原事故發(fā)生始末,,防范道德風險。“移動互聯網,、通信,、視頻壓縮、圖像識別,、大數據挖掘,、區(qū)塊鏈等技術與車險業(yè)的融合,將逐漸改變車險業(yè),,助其提高效率,、提升盈利能力,以及更好地服務客戶,。”陸煒文說,。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