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爭議:湖北菜為何叫楚菜,?中國有34個菜系,?
最近,,中國烹飪界頗引人關注,。先是湖北菜的簡稱被統(tǒng)一為“楚菜”,,隨即引發(fā)網友關注,;繼而又有媒體稱中國烹飪協(xié)會將揭曉全國34個地域菜系,,同樣引來圍觀。記者8日獲悉,,中國烹飪協(xié)會近日將對此進行說明,。
湖北菜統(tǒng)一稱“楚菜”
日前,湖北省政府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推動楚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意見》明確表示,,將湖北菜簡稱統(tǒng)一規(guī)范為“楚菜”,。有媒體稱之為“徹底終結了長期以來的‘鄂菜’‘楚菜’之爭”。
但網絡上對“楚菜”的討論并未減弱,。有網友認為,,湖南也算“楚地”,改名之事“是否要跟湖南商量一下”,。
記者注意到,,除規(guī)范湖北菜的簡稱外,這份意見還表示要“大力實施楚菜品牌創(chuàng)建工程”,、“加快推進楚菜標準化進程”,、“強化楚菜宣傳推廣工作”等。
湖北當地媒體曾報道,,“2007年,,著名烹飪大師盧永良便提出了‘鄂菜’改‘楚菜’的建議。2016年,,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yè)協(xié)會6000余家會員企業(yè)一致通過決議,,于2017年全面開啟‘鄂菜’改‘楚菜’進程”。
不過將“鄂菜”改“楚菜”一事一直伴隨爭議。早在2008年就有媒體以“湖北擬將鄂菜更名為楚菜引爭議”為題對此進行報道,。至今,,爭議仍然沒有結束。
中國烹飪協(xié)會官網截圖
八大菜系改“34地域菜系”,?
有報道援引中國烹飪協(xié)會官網的通知,,稱今年9月將正式揭曉全國34個地域(含港澳臺)菜系的概述,以及各自菜系的經典代表名菜,、主題名宴和代表品牌企業(yè)的榜單。
記者注意到,,這份通知顯示,,中國烹飪協(xié)會今年以來向全國廣泛征集了“中國地域菜系經典名菜”、“中國地域菜系主題名宴”及相應名菜,、名宴的代表品牌企業(yè),,以形成“中國菜”的國家飲食文化整體概念。
有報道稱,,中國各個省市的飲食都各有其特點,,“原有的‘八大菜系’等說法并不能將它們全部概括”,也難以體現中國餐飲文化的全貌和豐富多彩,。
不過網友對此事也存在爭論,。有網友反問,“八大還記不住呢,,還分三十多”,;也有人覺得這是弘揚飲食文化。
記者就上述兩事致電中國烹飪協(xié)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協(xié)會近日將會對此進行說明。
舌尖上的爭議
事實上,,有關中國飲食的爭論有太多,,不只是“鄂菜”或“楚菜”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八大菜系”還是“34地域菜系”的問題,,甚至連“菜系”這個詞本身也被一些文章認為歷史不長,、“比春晚長不了幾年”。
網上有文章統(tǒng)計,,上世紀90年代,,就有研究者整理了中國菜系的爭議。其中包括四大菜系,、五大菜系,、六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十二大菜系,、十四大菜系、十六大菜系,、十八大菜系乃至二十大菜系等諸多分類法,。而其中各種分類方法中還有不同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菜系”之爭外,,各地方菜品歷經上千年的流傳,口味也有所變化,。
其中,,《夢溪筆談》中的記載經常被引用為論據。宋代沈括在這本書中稱當時的口味是“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這顯然與今天“南甜北咸”的口味格局相去甚遠。
另一個站得住腳的論據是,,大約在16世紀,,辣椒才傳入中國。而今天以辣椒為關鍵調味劑的川菜顯然與古代巴蜀飲食的面貌不同,。
當然隨著八大菜系之說廣泛流傳,,這樣的說法逐漸為民間接納。
事實上,,近年來關于“第九大菜系”的位置也不乏爭論,。陜西、云南,、貴州,、河北、東三省都做過如此努力,。最近一次似乎是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餐飲與飯店行業(yè)協(xié)會宣布中國第九大菜系——“蒙餐菜系”正式問世,。
有趣的是,在歷次關于菜系的討論中,,總是有網友這樣回復——第九大菜系不一直是食堂菜嗎,?(記者 宋宇晟)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