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旅游火了
觀賞的是物件 體驗的是場景 思悟的是文化
“博物館現(xiàn)在太火了!”
提到觀看博物館展覽要排長隊的現(xiàn)象,,喜愛逛博物館的葉襄表示:“如今想看一場精品展覽,,得提前搜集信息,參考網(wǎng)上的參觀攻略,,否則那些大展與精品展就很難看到,。每次遇到精彩的展覽,外面都有很多人在排隊,。”
2016年,,在某視頻網(wǎng)站上,3集電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點擊量超過數(shù)百萬,,累計有8.4萬彈幕評論,熱度不減,。后來的《假如國寶會說話》《國家寶藏》等節(jié)目,,也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人們對于文物和博物館的熱情被點燃,,去博物館過周末也成為很多人的主動選擇,。中國人開始愛上博物館了,博物館旅游也在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期,。
體驗中感受歷史記憶
“隨著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fā)展上升為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博物館旅游也將迎來一個爆發(fā)期。”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文化旅游發(fā)展報告2017》執(zhí)行主編肖建勇給出這樣的判斷:“旅游是一種場景制造業(yè),,文化是一種內(nèi)容制造業(yè),文化旅游的本質即場景文化體驗,。博物館旅游作為文化旅游的一種重要業(yè)態(tài),,場景文化體驗營造直接關系其成敗。”
如今,,博物館單調(diào)的講解方式和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更想在體驗中感受文物承載的歷史記憶。如果博物館能在場景體驗和文化體驗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夠吸引更多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
“我在廈門旅游時,遇到了一家私人的花茶博物館,。博物館其實是在講述這個家族做花茶的歷史,。他們不收門票,也不推銷產(chǎn)品,,但會教你如何烘茶,、泡茶與品茶。那個花茶香實在是太誘人了,,最后我又多走了幾十米,,去他們小店買了花茶。”談及旅途中逛博物館的經(jīng)歷,,在北京上大學的徐寧欣非常興奮,。
平時,,她也喜歡逛北京歷史類的博物館,,尤其喜歡首都博物館的民俗展。“民俗展中那些泥塑人,,尤其是老北京茶館的小廝塑像,,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的表情與動作非常生動,,和電視劇里演的不像,,卻很像我們身邊的人??戳酥?,我會想,原來這就是老北京生活,,原來老北京的人是這樣子喝茶的,!”
博物館是城市文化的符號,,博物館及其館藏文物是對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文化記憶的傳承。除了做好考古研究,、文物保護工作,,博物館的一大職能還在于向人們傳遞文明記憶,用優(yōu)質的展覽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一次令人難忘的博物館之旅,,必然是讓人獲得了某些未曾了解過的知識,又或是深刻的感受或體驗,,而不能讓人空有走馬觀花之感,。
連接線上與線下
打開微信小程序“知亦行博物館”,就能看到北京地區(qū)目前正在進行的展覽,。點開介紹頁面,,里面有關展覽的信息非常豐富,包括時間,、地點,、費用、展覽介紹等,。而那些已經(jīng)結束的展覽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張大千藝術展”,,網(wǎng)友們依舊可以在小程序中查到相關信息,并欣賞藝術大家的一小部分作品圖片,。除了展覽信息,,小程序中還能容納很多功能,比如推薦相關文章和書籍,、按照地域和日期進行檢索等,。
網(wǎng)絡技術的升級換代使得博物館旅游場景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同時,,線上的推廣也給線下帶去更多的人流量,。目前,有相關企業(yè)專門面向那些喜歡博物館,、喜歡展覽的人群,,利用自媒體平臺、組織社群,、開通網(wǎng)絡直播,、打造手機移動客戶端和小程序等形式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線上展覽服務,連接線上與線下,。
在博物館旅游變得更加火熱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從事著與博物館相關的事業(yè)。他們利用網(wǎng)絡科技給人們帶來更多看展覽的便利,,也將博物館之美,、博物館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博物館文物背后的故事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并不是要起替代的作用,而是想通過線上的渠道吸引更多人花時間投入到博物館的展覽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生活品質,。”知亦行CEO王洋這樣說道。
在《中國文化旅游發(fā)展報告2017》中,,肖建勇認為,,當前文化旅游發(fā)展的主要驅動力量已由有限資源轉化為無限創(chuàng)意和科技創(chuàng)新。在博物館旅游中,,展覽形式和觀展方式的創(chuàng)新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還是博物館旅游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未來博物館旅游發(fā)展也應該遵循這一道路,,充分挖掘博物館館藏文化,,畢竟文物背后的內(nèi)容而非僅僅是器物本身,才是最吸引人和最能打動人的,。
走下神壇,,走進生活
清明節(jié)期間,蘇州博物館的游客數(shù)量一直居高不下,。在市級博物館中,,蘇州博物館的發(fā)展,可以說走在全國前列,。除了貝聿銘設計的建筑,,蘇州博物館在展覽設置上也極具特色。走一圈下來,,蘇州博物館的展品數(shù)量并不算多,,但有心人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展覽主題都是當?shù)靥厣?,突出蘇州文人氣質,,與整個城市的歷史形象與定位相符合。
在蘇州博物館的“吳中風雅”展覽中,,一共有雕鏤神工,、文房雅事,、閑情偶寄,、迎神納財、錦繡浮生等9個小展,。通過書齋陳設,、文案用具、穿衣戴帽,、古玩字畫,、斗蟲聽鳥之器具,、迎神納財?shù)牧曀椎日故荆藗兛梢院苋菀椎叵胂蠊糯娜说纳?,文人氣質呼之欲出,。雖然館藏文物量比不上其他大型綜合博物館,但蘇州博物館做到了小而美,,真正突出了自身特色,,講好了自己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肖建勇認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博物館旅游發(fā)展好的地方主要做的是增量,而非存量的調(diào)整,,不是觸及文物保護的底線和紅線,,而是在文物保護的前提和基礎上,更好地激活和挖掘文物潛在價值,。”
博物館不能只是關上門保護文物,,更要堅持開放和共享理念,打開門講出文物的故事,,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各種潛在文化資源,,不斷把資源轉化為產(chǎn)品。讓文物,、遺產(chǎn)和文字都活起來,,走下神壇,走出密室,,走向生活,,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中國故事,應是博物館旅游所承載的使命,。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