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5.1萬平方米步道“穿新衣”
櫻花紅花崗巖地面,、繪有月季和菊花的銅地雕、連貫規(guī)范的盲道……昨日,記者從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長安街建國門至復興門之間步道維修改造工程已經(jīng)完工,,5.1萬平方米步道“換新衣”,全部用上櫻花紅花崗巖地面。同時,,“團城古法”的倒梯形磚也用于步道改造,確保雨過地皮濕,,路面不積水,。
月底前,長安街建國門至復興門間及前門共27座人行過街地下通道維修裝飾工作將全部完成,,“金鑲玉”牌匾,、大理石墻面、祥云紋飾,、LED照明燈帶等成為標配,。
同步升級的還有長安街步道。路政局城市道路養(yǎng)護管理處副處長郭朝輝介紹,,長安街步道上一次維修還是2009年國慶前,,一些步道磚已經(jīng)處于“帶傷”服役。此次工程中,,西單到東單之間由于已經(jīng)是石材步道,,主要以破損更換、維修為主,;而西單至復興門,、東單至建國門步道仍為混凝土步道磚,此次全部更換為櫻花紅花崗巖石材,。建國門至復興門之間步道總面積10.8萬平方米,,此次施工更換石材面積為5.1萬平方米。
郭朝輝告訴記者,,長安街步道樹池間選用了倒梯形磚鋪路,,而不再是上下截面等寬的磚石。倒梯形磚排列在一起,,磚與磚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縫隙,,將雨水更快地引入地下,保證降雨時地面不存積水,,同時益于植物生長。“采用這樣費工費力的工藝,,體現(xiàn)了對于提升道路內在品質的追求,,符合‘海綿城市’的發(fā)展方向。”郭朝輝說,。
此次工程,,全線無障礙設施同步完善,規(guī)范公交車站盲道,。
在斑馬線,、行人過街和公交站臺等位置的沿線路緣石,,均做坡化處理,方便老人,、孩子,、盲人以及輪椅和嬰兒車通行。每處地下通道增設行進盲道,,更換欄桿扶手,,扶手端部增設盲文銘牌。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