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新建筑向老建筑 致敬
我們發(fā)現(xiàn)世界上很多的古典建筑旁邊,,都有全新的建筑,不勝枚舉,。法國的尼姆有一個希臘式的神廟,,是一千多年前的老建筑,,要在它旁邊新建一個會議中心,而且周邊全是古建筑,,該怎么做,?會議中心的建筑師是著名英國建筑師諾曼·福斯特,得過普利茲克獎,,也是設計首都機場T3航站樓和香港匯豐銀行的建筑設計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外墻全部是玻璃的,用輕薄透的鋼結構來做,。福斯特說,我用現(xiàn)代化的材料,,用柱廊的方式,,向老建筑致敬,我沒有用石材,,是用現(xiàn)代的,、高科技的材料來反襯古建筑。
古典文化的莊嚴跟我形成一種對話,。華人建筑師貝聿銘也是這么做的,。波士頓的漢考克大廈旁邊就是三一教堂,三一教堂旁邊立著一個高聳的玻璃幕墻,,貝聿銘說,,我做玻璃幕墻讓藍天、白云倒映在里邊,,讓它消解在空中,,而底部的鏡面玻璃倒映著三一教堂的古建筑,,向它致敬。這是具有深厚中國文化素養(yǎng)的貝聿銘先生對“古”與“今”的理解,。
(作者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季明摘編)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