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否認26%傭金率 致力變革不急上市
外賣行業(yè)持續(xù)的“燒錢”大戰(zhàn)終于熬不住了,。
近期,,有消息稱,,外賣平臺開始提升傭金比例,其中“餓了么”提升幅度最高,,平均傭金比例最高接近26%。
對于上述消息,,餓了么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否認了最高26%的平臺傭金率,。
“現(xiàn)在冬天,,點外賣的人確實多起來了”,,位于西四環(huán)附近的某連鎖餐飲品牌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店鋪接入了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平常的外賣訂單量確實不大,到冬天外賣訂單量會上升,,至于說,平臺傭金提升,,2019年確實有所增加,至于具體的傭金比例,,目前還不好透露,。另外,,外賣平臺會要求店家定時推出滿減活動,。
以20元一份的鹵肉飯為例,,每賣一份,店家就要支付給外賣平臺3元費用,,如果店家的銷售量達不到外賣平臺的要求,一份鹵肉飯就要支付4元傭金給外賣平臺,。
如果按照傭金率來算,,例如消費者點了共計100元的外賣,如果餓了么要求抽成比例在26%,,那么商家到手的錢只有74元,,而按照現(xiàn)在餐飲平臺的利潤情況來算,,除去人工、租金以及食材成本,,只能虧損了,。
事實上,除了漲傭金的情況之外,,此前有消費者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餓了么的服務水平與此前相比退步太多,今年1月9日,該消費者在餓了么平臺上先后點了兩次外賣,,結果都在拖了一個多小時后直接取消了訂單,“從點第一份外賣到第二份外賣,,我一共花費4個小時的時間,外賣都沒有送到,,更可氣的是,,平臺方面自己把訂單取消后,僅送了幾塊錢的優(yōu)惠券,,并沒有任何解釋,。”
縱觀整個行業(yè),,在線外賣行業(yè)一直是生活服務O2O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眾多資本家爭奪的重要市場,。直到餓了么與口碑合并,,美團成功IPO,。
去年4月份,,自從加入阿里大家庭后,,餓了么背靠著阿里的大數(shù)據(jù),、資金力量,、流量優(yōu)勢,,可以說是握有一手好牌,。對于餓了么會否啟動IPO,餓了么不作更多回應,,但去年8月份公司CEO王磊表示:美團在上市,,餓了么在變革,,當前并不急著馬上上市。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目前,,外賣市場已經(jīng)完成了“跑馬圈地”的發(fā)展階段,,在新生代消費者崛起的背景下,,平臺對于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夯實,、數(shù)據(jù)及智能化的應用都將成為未來外賣市場新的競爭點,。
不過,,本該從資本投入搶占市場轉為提升品質服務的較量的當下,外賣平臺卻開始率先提升平臺傭金,,毫無疑問,這些成本將會轉移到消費者手中,,對此,,有業(yè)內專家表示,,搞成本轉嫁,收“流量稅”,,只會阻斷行業(yè)和商家數(shù)字化升級的最好機遇,。
責任編輯:陳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