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核心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發(fā)展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靈魂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靈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重要價值取向和重要建設目標,。
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黨的領導不僅是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全面領導,而且也包括對黨的自身建設的領導,,特別是黨對全面從嚴治黨的領導,,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明確各級黨的組織對管黨治黨的責任,,強調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的第一政績是黨的建設,,第一責任也是黨的建設。
重申并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xiàn),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zhèn)中軍帳的“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首先要堅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特別是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全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guī)矩。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強調堅持和保證黨的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能夠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再次是強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需要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強調提升政治能力的保證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相因應的,。政治是科學,,政治這門科學最大的規(guī)律是人心向背,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能夠為提升黨的政治能力提供強大動力和道義支持。
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最新成果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全黨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包含了五個方面重要內容,。
第一,,回答解決了一個重大課題,即繼續(xù)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和發(fā)展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個什么樣的黨,、怎么建設好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以及如何長期管好治好這樣一個黨,。這是在我們黨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之后,,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方面首先需要廓清的重大時代課題。
第二,,強調了一個重大政治原則,,即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第三,明確了一個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目標,,即新時代要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第四,,確立了一條黨的建設的主線和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即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第五,,作出八個方面戰(zhàn)略部署。一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二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三是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這是黨的組織建設中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新要求,。四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五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六是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七是健全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八是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把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落地生根,,變成全黨可以貫徹執(zhí)行的黨建行動。
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鮮明主題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因此,,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全面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在嚴,,要害在治,。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首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一是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首先從講政治說起,。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yǎng)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二是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必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黨的政治建設為講政治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供基礎,首要任務是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三是要嚴格執(zhí)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第一,,抓思想從嚴,補足精神之“鈣”,。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要用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固本培元、補鈣壯骨,。第二,,抓紀律從嚴,把紀律挺在前面,。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增強組織紀律性,。“四個服從”是黨最基本的組織原則,也是最基本的組織紀律,。第三,,抓治吏從嚴,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正確用人導向,,以“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為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解“四唯”難題,。堅持嚴管與愛護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第四,,抓作風從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生死存亡,。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要著力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特別提出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身體力行,,形成“頭雁效應”。強調必須健全改進作風常態(tài)化長效機制,,以好的黨風帶動民風社風,。第五,抓反腐從嚴,,堅持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堅持有腐必反、除惡務盡,,堅持懲治這一手不放松,。堅持零容忍態(tài)度不變、猛藥去疴決心不減,、刮骨療毒勇氣不泄,、嚴厲懲治尺度不松。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把強化黨內監(jiān)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依規(guī)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重大創(chuàng)新
制度治黨的意義在于以制度化、程序化,、具體化方式治理黨內政治生活,,保證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這條制度治黨新路的核心是堅定不移推進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治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重大創(chuàng)新,。強調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fā)力,、同時發(fā)力,。強調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統(tǒng)籌推進、一體建設,。堅持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快補齊黨建方面的法規(guī)制度短板,。力爭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強調抓好黨內法規(guī)制度的落實,。發(fā)揮領導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加強監(jiān)督檢查和追責問責,注重以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提升法規(guī)制度的執(zhí)行力影響力,。
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是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以準則,、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guī)為主干,,由各領域各層級黨內法規(guī)制度組成的有機統(tǒng)一整體。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按照“規(guī)范主體,、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監(jiān)督”相統(tǒng)籌相協(xié)調原則,,完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即在黨章之下分為黨的組織法規(guī)制度、黨的領導法規(guī)制度,、黨的自身建設法規(guī)制度,、黨的監(jiān)督保障法規(guī)制度四大板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全力推進依規(guī)治黨和依法治國,,取得了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對于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來保證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系中央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主任,、教授,,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