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閩東丨郭文周:大公無私 鐵面青天
郭文周(1512年—1578年),,字景復,,福安韓陽鹿斗(今城關)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歷官中書舍人、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順天府丞等,,人稱“鐵面青天”。
郭文周幼年家境貧寒,,他不辭辛苦翻山越嶺,,到離家50多公里的西隱村靈察寺寄居攻讀。郭文周中進士后,,即留朝廷授中書舍人,。嘉靖二十六年,郭文周出任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
上任不久,,朝廷又選派他到盧溝橋巡視監(jiān)察征稅事務。當時賦稅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而明代官員俸祿較低,,因此很多官員就打起賦稅的主意,,從上交朝廷的賦稅中抽成留作私用,,官員們稱之為“常例”或“例金”。窮苦出身的郭文周,,體味百姓苦楚,。為嚴防地方官巧立名目加重老百姓負擔,加強對地方官的監(jiān)察,,他不懼地方官員威脅,,在盧溝橋建立御史臺,廢除“例金”,,取消加征稅銀的舊規(guī),,為此得罪了不少官員,但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清正嚴明的廉潔形象,。
明朝實行“編民養(yǎng)馬”,,即將太仆寺的官馬給予屬地的民戶飼養(yǎng),給予民戶一定補償,。郭文周因監(jiān)察盧溝橋賦稅有功,,朝廷派他前往南京巡察“印馬”事務。當時,,朝廷太仆寺官馬甚多,,每匹官馬的脖頸上都掛有銀牌編號,數(shù)以萬計的官馬要耗費萬貫錢財,,變相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于是,他革除弊端,,將銀牌改為木牌,,“省費巨萬”。郭文周曾以詩《示諸有司》教喻下屬,。詩曰:“凋瘵編草萊,,念之轉漸懼?!薄拔岵苁橙耸?,嘗恐甘自怨?!币馑际钦f,,我們當官領的是朝廷俸祿,就該為老百姓辦事,,要有“民陷水火,,如己陷水火”的為民情懷,能常自省吾身,為自己疏于職守感到愧疚,,這才是一個清官的基本要求,。
朝廷兩次抽調郭文周巡按廣東,巡按御史職責是代天子出巡,。郭文周第一次巡按廣東時,,正值朝廷實行“海禁”,唯留廣州作為對外貿(mào)易的口岸,,朝廷專設市舶司派大員主管,。可市舶司官員常利用手中職權,,私自收購洋貨倒賣牟利,。郭文周發(fā)現(xiàn)市舶司官員貪腐比比皆是,,他不顧來自各方的壓力,,對違法者不管職位高低,背后勢力大小,,一查到底,,把貪腐之徒一一繩之以法。老百姓對這位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巡按贊不絕口,,稱其為“鐵面青天”。
兩次巡廣東后,,郭文周被朝廷擢升為順天府丞,。在任期間,他不畏權貴,,對身為工部尚書的趙文華(嚴嵩義子)進行彈劾無果,,反遭治罪,被列為“不職科道官”,,終遭罷黜,。
郭文周罷官返鄉(xiāng)后,身無長物,,到達福安時“減從造公門,。及見,公貧益甚,?!彪m罷官,郭文周仍不忘為社稷出力,,為國家盡忠,。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文字:葉沖沖
編輯:邱祖輝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邱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