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雜請多國外援試水“新雜藝”
身穿黑衣的演員拋接白色的傘,,在柔軟的鋼絲上行走自如,,從高空的綢吊上緩緩降落,男女演員一同起舞,,動作舒緩而富有韻律……正在中國雜技團馬戲大廳排練的,是中國首部“新雜藝”作品《Touch-奇遇之旅》,。這部作品雖然還有著傳統(tǒng)的雜技元素,,但能讓不知情的人以為是一部現代舞作品,似乎與傳統(tǒng)的雜技表演大不相同,。
中國雜技團是中國首家國立的“老牌”專業(yè)雜技藝術表演團體,,在68年的建團史中,取得了63枚國內外各類金獎,在傳統(tǒng)雜技藝術的創(chuàng)新傳承之路上可謂碩果累累,。要是比拼技巧難度,,中雜在國際雜技界都幾乎沒有什么對手。但是中國雜技團負責人張洪也清楚看到,,如今在國際市場上頗為流行的“新雜藝”卻是中雜的一塊“短板”,。
為了在新的領域進行探索,中國雜技團積極引進“多國部隊”的主創(chuàng)陣容,,共同致力于作品的研究與開發(fā),。來自英國的導演、來自加拿大的藝術總監(jiān),、來自新加坡的視覺總設計王志強,、來自意大利的作曲、音樂總監(jiān)都是當代世界舞臺藝術領域中的杰出藝術家,,他們帶來國際化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創(chuàng)作方法,,以豐富的經驗和創(chuàng)意,與中國劇場創(chuàng)作人才,、中國雜技團的優(yōu)秀人才及演員全面緊密合作,。“以前我們作曲就是作曲家在棚里制作,而這次意大利的作曲家在排練廳里整整待了一周,,收集了各種音樂素材,,最終所有的聲音都來自演員的表演,哪怕是一個球落地的聲音,。”國外創(chuàng)作者這種新鮮而認真的創(chuàng)作方法讓張洪覺得新鮮而有趣,,更為他們表達的準確性折服。
該劇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奇妙經歷,。在一天一夜里,,一位純真少年在未來時空某個公園的穿越過程中,經歷了冒險,、美,、信任、物質,、死亡,、希望和愛等不同尋常的人和事,他在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中成長,、成熟,。戲劇、舞蹈,、音樂、視覺藝術等藝術元素跨界整合在其中,讓表演更為豐富細膩,、具有視覺沖擊力,,創(chuàng)造更強的劇場感。導演本杰明表示,,呈現在舞臺上的《Touch-奇遇之旅》將極具電影感,,而且表演不再只是炫技,同時還能看到演員自身的魅力,,為此他們特意沒有設計多媒體背景,,把舞臺空間留給了演員。
這部作品使用到的雜技技巧難度并不高,,但和劇情十分貼合,。有人擔心技巧難度不高會讓一些觀眾失望,張洪則表示,,喜歡看那種演出時緊張得手心都能攥出汗的觀眾也不必失望,,中雜的《一品一三絕》等高難度的技巧節(jié)目依然在,只是希望開拓一個新的領域,。據悉,,該劇將于5月25日和26日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進行首輪演出。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