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八·一”:高原紅·紅基因
中國西藏網(wǎng)消息
8月1日,,一位巨人,他已90歲。這位巨人,,他依然年輕。
從1927年8月1日,,劃破南昌城寂靜之夜的一聲槍響,,到1934年10月,開啟長征征途的鏗鏘行軍,,這是一支不畏艱險,,永向光明的隊伍;從延安窯洞前晝夜不息的織布聲,,到青藏線上鑿山開路的陣陣轟鳴,,這是一支扎根人民,敢于奮斗的隊伍,;從毛澤東主席《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中的“精兵簡政”思想,,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輪軍改中的“排兵布陣”,這是一支不斷完善,,生命力恒久的隊伍,。
這就是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民的軍隊,,紅色的軍隊,。
如果說“紅色基因”是人民軍隊的內(nèi)核和特質(zhì),那么不論是50年代解放西藏的老十八軍,,還是現(xiàn)在仍守衛(wèi)邊疆的駐藏部隊,,他們的精神已染上高原紅,他們的情感已融入雅魯藏布江水……
解讀西藏軍隊的“紅色基因”圖譜,,有一份堅持始終未變,,有一些激情從未消退,有一種青春永不褪色。
迎難而上,,是你們的選擇
1949年底,,解放全國的戰(zhàn)事已漸漸平息,結(jié)束湘南戰(zhàn)役后的二野五兵團十八軍彼時已接受了接管川南的任務(wù),。與此同時,,共和國的領(lǐng)袖,正在解放全國的宏偉藍圖上,,重筆勾勒著另一組紅色箭頭——解放西藏,。而誰都未曾預(yù)料到的是,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wù),,落到了十八軍頭上,。
從富庶的川南轉(zhuǎn)戰(zhàn)艱苦的西藏。“今天談話憑黨性”,,這是鄧小平在接見十八軍領(lǐng)導時的第一句話,。“一切聽從黨的安排” “堅決完成任務(wù)”這是十八軍軍長張國華的鄭重承諾,字字千鈞,。在豪邁的子弟兵面前,,困難被踩在了腳下,犧牲換來了勝利,。
時光流轉(zhuǎn),,西藏飛速發(fā)展,天塹變通途,,始終未變的是駐藏軍人迎難而上的精神,。
西藏邊境線長達3800多公里,哨所眾多,,很多年輕的官兵在這里度過了最美的青春年華,,一去便是幾年、十幾年,。地震了,,他們馬不停蹄,千里馳援,;青稞熟了,,他們趕去幫忙收割;血庫告急了,,他們踴躍獻血,;公路塌方了,他們不顧自身安危趕去搶修,。
在最高遠的地方,最稀薄的空氣中,他們選擇了堅守,。
青春飛揚,,是你們的本色
那時,他們正年輕,。在進軍西藏的十八軍中,,有很多主動投身,要求進藏的年輕人,,包括很多大學生,。
進藏路上,大雪覆蓋,,天寒地凍,,牛糞是好東西,是燒火做飯取暖的原料,。從城里來的年輕人,,開始看到用手拾牛糞,不習慣,。有的拿著木棍往袋子里撥弄,,有的用腳往袋子里踢??墒呛髞硪差櫜簧狭?,一只手抓炒面吃,另一只手還不忘去拿牛糞……
年輕的進藏女兵碰上生理期,,環(huán)境艱苦只能用草紙,,結(jié)果大腿內(nèi)側(cè)都磨破了,只好撕扯被子里的棉花做替代品,,結(jié)果棉花越扯越薄,,被子成了兩層棉布。
就是這樣,,他們?nèi)匀粓猿种?,繼續(xù)著,前進著,。
現(xiàn)在,,西藏的年輕軍人仍然面對著比同齡人更艱苦的環(huán)境。他們放棄了社會中更多的機會,,錯過了婚戀的最佳時機,,忍受著強紫外線和惡劣的天氣。
海拔4600多米的詹娘舍哨所素來有著“云中哨所”之稱,,哨所完全被云霧包圍,,周圍是懸崖峭壁,,至今還沒有完全通公路。每年10月至來年4月的半年時間,,大雪封山,,戰(zhàn)士們只能呆在哨所里,吃囤積的蔬菜,。
問問他們的青春,,是否有悔?
一首歌就能回答:“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一顆滾燙的心,愿天下都快樂,。”
通情連心,,是你們的溫度
沿途少數(shù)民族同胞多,怎么跟少數(shù)民族群眾打交道,,是十八軍進軍西藏路上的重點任務(wù),。
當時,每天學習藏語文一至一個半小時成為部隊雷打不動的制度,,從一句藏語都聽不懂說不出,,到“藏話漢話加比劃”跟西藏百姓溝通,戰(zhàn)士們知道,,學會藏語,,才能真正走進西藏,走進西藏百姓心中,。
“金珠瑪米”是和平解放西藏后,,藏族百姓對解放軍的專有稱呼,本意為“拯救苦難的菩薩”,。
半個多世紀前的《解放軍報》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女軍醫(yī)王季秀從軍醫(yī)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到了十八軍,。1952年4月的一天,一個滿心焦急的藏族漢子向醫(yī)院急診部的王季秀求救——他患有重癥膿毒血癥的妻子就要臨產(chǎn)了,。
王季秀每天都在孕婦身上排摸,,摸到腫塊就切開,傷口上的蛆蟲爬到了她身上也毫不在意,。一個多月后,,孕婦痊愈還生下了一個胖小子。
這個藏族家庭感激不盡,,還讓年僅20多歲的王季秀當了孩子的干媽,。從此,這位漢族軍醫(yī)就有了一個藏族兒子,。
情感的清泉汩汩,,流淌了60多年,,不曾枯竭。
如今,,“學藏語”依然是駐藏官兵的“必修課”,。“學藏語習藏俗”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駐藏某部請部隊藏族官兵和駐地藏族老師教授常用藏語,,講解民風民俗,還編印藏語常用語和民俗風情的小冊子供官兵學習,;武警黃金三總隊組織駐藏官兵更是直接走進了校園,,來到西藏山南地區(qū)措美縣哲古鎮(zhèn)完全小學,在藏族老師的指導下,,官兵們認真學習藏語,、藏族禮儀文化。
說著同一種語言,,共振同一種情感,。老西藏精神中的“特別能團結(jié),特別能奉獻”,,生生不息,,演繹至今。2015年4月,,受尼泊爾大地震影響,,中尼邊境小鎮(zhèn)樟木成為“孤島”。為防止余震和次生災(zāi)害,,上級決定—樟木大撤離,。災(zāi)情就是命令,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7000余名官兵投入了這場“孤島”救援,。
撤離的車輛不夠,,有的群眾只能徒步離開。為保安全,,成都軍區(qū)某邊防團駐樟木一連集合全連官兵,,除了留下站崗的,其他人全部出動護送群眾,,一直送出12公里外比較危險的“五道線”,,確保他們通過之后才返回;部隊醫(yī)護人員“逆行”徒步30公里進入樟木:“我們早一分鐘到達,災(zāi)區(qū)人民就多一分安全!”在離開的身影中,,并沒有駐樟木官兵,,他們奉命留下,繼續(xù)堅守戍邊衛(wèi)國的職責
視雪域高原為故鄉(xiāng),,把駐地的藏族群眾當親人,,老西藏精神在這片土地上,,在一代又一代的官兵身上熠熠閃光。西藏軍民的魚水之情至深,,故事多得說不完,。
代代傳承,是你們的堅守
傳承,,為了延展精神的長度,;堅守,是為了鞏固先輩的信念,。
當年進軍西藏的老十八軍后代中,,有不少人都選擇繼承父輩的遺志,繼續(xù)在西藏發(fā)光發(fā)熱,。
當年率軍入藏的18軍政治委員譚冠三的長子譚戎生,,在父親去世當年請命前往西藏到邊防第一線,繼承遺志,;十八軍宣傳部長夏川的女兒盧小飛北京大學畢業(yè)后就到西藏支援建設(shè),。夏川為此題詩一首,表達對女兒的支持:“闊別雪域二十載,,山河依舊入夢來,。女兒接我移山志,憾恨頓消心花開,。”
西藏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的胸懷感召人,它的美麗吸引人,,它的精神激勵人,。這種魅力始終存在。
2010年,,西藏軍區(qū)有關(guān)部門在摸底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當年冬季入伍立志到雪域高原從軍報國的年輕人中,有132名西藏邊防軍人的后代,。他們從小聽著父輩的戍邊故事長大,,高原軍人的價值追求、奉獻意識和英雄氣質(zhì)給他們打下了深刻烙印,,激勵他們作出了應(yīng)征入伍,、到西藏服役的人生選擇。
九十年的精神接力,,積蓄力量,,寫就忠誠;
高原上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薪火相遞,。
(中國西藏網(wǎng) 文/趙釗 文中部分歷史資料參考《雪域長歌》)
責任編輯:雀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