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制高點后的危機
宋一朝,儒家的學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揮,,儒學理論在數(shù)代文人的浸淫下,,經(jīng)過周敦頤、程頤,、程顥的努力,,開拓了理學的新田地,到了南宋的朱熹,,把二程的理學推向了一個最高峰,。
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看,朱熹無疑是承前啟后的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發(fā)端于孔孟學說,,但是并不拘泥于簡單的仁愛道義說,從格物致知出發(fā),,他描繪了一種始終存在的“天理”,,人只有遵循這種“天理”,才能達到真,、善,、美。破壞真,、善、美的,,就是“人欲”,。這是“存天理,滅人欲”的真實含義,。從我的理解看,,他說的只是一切不要太奢靡,欲求不要太過分,。他的論調與當時出名的陸九淵的“心學”比,,顯然高出一籌,。心學宣揚一切本原盡在人心,人們只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本心”這種東西,,這顯然是很唯心的,,相比之下,理學雖然也是唯心派,,比之心學又重客觀存在了些,。
那么,接下來,,就來說說朱熹這個人吧,。朱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們還是從兩則野史里的緋聞說起,,這兩則緋聞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
一則是這樣的:說有一回,他半夜三更的在房間里苦讀圣賢書,,這時候一個美女出現(xiàn)了,,說是慕名前來拜師。這個美女當然美不勝收,,難得的是又無比聰明,,于是朱老夫子高興地收了這個女弟子,很快與這個女弟子名叫胡麗娘的打成一片,,結果后來被發(fā)現(xiàn),,原來這是一只狐貍精。這個故事最早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好象已經(jīng)無考,,但是民間的傳說卻有鼻子有眼睛的,,當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純粹只是一個胡編亂造的故事,據(jù)我的猜想,,大約是拿這個古板的老頭兒開個玩笑吧,。
還有一個故事,是他與妓女嚴蕊的故事,。中國古代的名妓,,基本上是詩書畫色佳絕的美女,嚴蕊也不例外,。她是南宋時浙江天臺(今浙江臨海)的營妓,,據(jù)說她聰明美麗,才思敏捷,,棋弈,、歌舞、絲竹,、書畫,、色藝冠絕一時,。她的一首《卜算子》很有名氣,想必大家都曾見過: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而朱老夫子則是一個道德文章都十分嚴謹?shù)奈娜?,他們倆的緋聞,,據(jù)考證最早出現(xiàn)在洪邁的《夷堅志·庚》。咦,,洪邁是個什么鳥,?據(jù)記載,他做為外交使節(jié)前往金朝時,,曾經(jīng)下跪叩頭乞憐,,大失宋庭臉面。當時有一首太學生寫的《南鄉(xiāng)子》,,說的就是這個事:
洪邁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敵仇。一日忍饑猶不耐,,堪羞,,蘇武爭禁十九秋! 厥父既無謀,厥子安能解國憂,?萬里歸來夸舌辯,,村牛!好擺頭時便擺頭,。
根據(jù)我老人家三代祖?zhèn)鞯挠^人秘訣,,凡是對外奴顏婢膝的貨色,對內都是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朱老夫子一生潔癖,自然與這些人攪不到一個缸里洗澡,,互相之間的嫌惡勢所必然。這么一來,,我們也大體可以猜想得到,,所謂的朱熹和嚴蕊的緋聞云云,,基本上不大可靠。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緋聞呢,?
在我依稀有點懂事的七十年代,即使是小學里的男女學生也是不大說話的,,更遑論交朋友了,。八十年代也是這樣,一直到九十年代前后,,才顯得自然起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個人要自己發(fā)臭的話,,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搞點“生活作風問題”,。可以想見,,在離我們更久遠的宋代,,“生活作風問題”這個罪名是何等具備殺傷力,更何況,,朱老人家一輩子最注重的正是“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問題??梢?,朱老先生的緋聞云云,不過是他的敵對者噴給他的糞而已,。
一個人,,要在這個世上生存,難免要交些朋友,,更免不了要得罪一批人,。朱熹是個清道徒式的古代文人,他性喜讀書,,向往先賢,,自然免不了時時處處以先賢為榜樣。他還是個很喜歡教育的人,,他為官地方的時候到處辦學館就是一個例子,。喜歡開館教書,從正面來理解,,他是個很有正義感,、勇于承擔責任的人,但是從另一個意義上說,他同時也是個好為人師,、喜歡清名的人,。這是文人的通病,本來無傷大雅,,但是他的傳道,,卻與南宋黑暗的政治現(xiàn)實構成了矛盾??追蜃诱f,,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很讓官僚們受用,,所以后世孔老夫子大受歡迎,在孔廟里吃了幾千年的冷豬頭,??墒侵祆鋮s努力使民知之,這樣一來,,使得官僚們的可惡嘴臉極可能曝光于世,,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學生們一多,,對于朝廷的非議也就更多,,前面那首《南鄉(xiāng)子》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權的當然恨之入骨,。
書生的政治理想永遠都簡單明了,,從來沒有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君子之交淡如水,,與官場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朱老夫子要教世人以君子之風去做官,用要求君子的一套去要求這些在爾虞我詐的官場里摸爬滾打出來的大人們,,顯然很不明智,。所以,在他生前和身后的好長一段時間里,,程朱理學被列為偽學,,提倡修身養(yǎng)性、清白做人的朱熹也被搞成一個臭不可聞的偽君子,,在南宋百孔千瘡的思想病體上又狠狠戳了一個大洞,。道德變成虛偽,道學家變成人人喊打,,好容易有了點思想的民眾,,很快就在一片喝罵的海洋里失去了方向,轉過頭來,反而對朱老頭的小道消息大感興趣,,重新回到快樂的八卦生活里,。
憑心而論,,朱熹是個十分嚴謹?shù)墓糯笕?,他的思想本于孔孟,又吸收佛道精髓,,對于道德的認識,,對于經(jīng)世的認識,,都是一個新的高峰,,他的學說致力于“人道”與“天道”的協(xié)調,透露了要求統(tǒng)治階級公平,、公正,、公信的希望,。從他一生的景況看,我相信他對于自己的信念是堅持不懈的,。但我也相信他同時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娶妻生子,,這是男人都會做的事情,,那個時代并沒有規(guī)定一夫一妻,養(yǎng)個小妾也不是什么桃色新聞,,傳說中所謂的朱熹妻妾成群的事,,就算是真的話其實也十分正常,只不過用我們現(xiàn)在人的眼光看來有些不解,。后來的統(tǒng)治者為了爭取讀書人,,把朱熹拔高到常人不能企及的程度,名是尊崇,,其實,,在我看來,又何曾不是對他的污蔑呢,?可惜的是,,后世的讀書人被統(tǒng)治階級忽悠得暈頭轉向,真以為朱老夫子是個不近人情的圣人,,咬牙切齒之余暗罵他是偽君子,,唉,雖然我不知道朱老夫子的在天之靈吹胡子瞪眼睛的樣子是怎么樣的,,但是我至少有把握知道,,這樣一來,所謂的真善美其實已經(jīng)是昨日黃花,人欲橫流也是勢所必然,,朱老夫子一生倡導的公平,、公正、公信的行事規(guī)則,,早就又被偷梁換柱,,換成統(tǒng)治愚民的千古不易的法術了。
在一個上下精通權術的社會里,,談什么理想主義,?可憐的朱熹,一輩子重視名節(jié),,最后傳洋得最多的正是那些子虛烏有的緋聞故事,,連我這樣一個十分賢良、堪稱宇宙道德模范的現(xiàn)代孔夫子,,對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也說得津津有味,,寫了好幾大張。嘿,。
責任編輯:孫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