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大渡河探瀘定橋 感受世界軍史奇跡
這是美國新聞記者埃德加·斯諾1936年8月在豫旺堡(今同心縣預旺鎮(zhèn))拍攝的經(jīng)典照片《抗戰(zhàn)之聲》(資料照片)。這張照片曾出現(xiàn)在《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中文版的封面上,,畫面上的小號手為紅一方面軍營教導員謝立全,。新華社發(fā)
這是用油畫表現(xiàn)的毛澤東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走過長征的萬水千山。新華社發(fā)
新華社成都8月8日電題:訪大渡河探瀘定橋感受世界軍史奇跡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吳文詡,、蕭永航
“這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史詩,是一次體現(xiàn)堅韌不拔精神的驚人業(yè)績,。”二戰(zhàn)名將,、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在其所著《三大洲》一書中對長征如此評價。記者近日沿81年前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線路走訪,,對蒙哥馬利這句話有了深切感受,。
奇絕驚險的強渡大渡河
從安順場到瀘定橋,,320里急行軍,至少7次激烈的遭遇戰(zhàn),,雖然只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一小段,,卻生動詮釋了紅軍的英勇善戰(zhàn)、堅韌不拔,,堪稱世界軍史的奇跡,。
站在石棉縣安順場鎮(zhèn)大渡河古渡口,盡管河寬只約當年一半,,但河水依然激流洶涌,。中國工農(nóng)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副館長宋副剛告訴記者,,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時間正值河水暴漲的5月,早于紅軍72年來此的太平天國石達開10萬義軍就是在相同的5月,、相同的地點全軍覆沒的,。
紅軍何以在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下成功避免了石達開的悲劇,?走進紀念館,,一段奇絕驚險的歷史解開了謎底。
1935年5月,,紅軍在機智英勇地渡過金沙江,、彝海歃血結(jié)盟、佯攻大樹堡吸引敵人主力后,,于24日夜襲安順場,,奪得一只小船。次日上午7時,,在8名船工的幫助下,,紅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孫繼先率領(lǐng)17名勇士組成渡河奮勇隊,順流向北岸挺進,。船到河中央,,對岸一個排的守敵集中火力向小船射擊,一發(fā)炮彈打在船邊,,掀起驚天水柱,,一梭子彈掃到了船上,一位戰(zhàn)士手臂受傷,,渡船像轉(zhuǎn)盤一樣猛烈旋轉(zhuǎn)起來,。
時任渡河指揮員的一團團長楊得志曾撰文回憶:經(jīng)勇士和船工們合力撐船,渡船終于脫離了滑向礁石的險境,,眼看離岸邊只有5,、6米了,對岸的小村子里又沖出一股敵人,,企圖把勇士們消滅在河灘,。生死關(guān)頭,“神炮手”趙章成及時開炮掩護,,戰(zhàn)士們終于跳上岸,,擊潰守軍控制了渡口,又繳獲了敵人兩只船,,開始人歇船不歇運送大部隊,。
夾江而上奪取瀘定橋
但僅靠繳獲的三只小船渡過全部中央紅軍,需要一個月時間。隨后趕到的毛澤東,、朱德等中央軍委領(lǐng)導果斷決定兵分兩路,,夾江而上奪取瀘定橋,保證大軍渡江,。
記者告別安順場,,驅(qū)車前往瀘定橋,沿途盡是高山峽谷,,道路崎嶇,。所見幾處戰(zhàn)斗遺址告訴我們,當年紅軍行軍途中遭受的不僅是異常疲憊和饑餓的考驗,,還遭遇了敵軍的沿路堵截,、隔岸掃射。其中,,西岸左路軍至少經(jīng)歷了菩薩崗,、猛虎崗兩場戰(zhàn)斗,東岸右路軍則先后發(fā)起挖角壩,、海子山和石門坎3場戰(zhàn)斗,,牽制了趕往瀘定的敵軍主力。
菩薩崗是一座險惡的高山,,好似一堵石壁橫擋在通往瀘定橋的必經(jīng)之路上,。當年趕往瀘定橋的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就是在這里沿著一條如天梯般陡峭的小道攀藤附葛,,迂回到敵人陣地后面,,與正面攻山的戰(zhàn)友們合力擊潰了敵人。
掃清阻敵障礙之后的四團,,接到中央軍委命令:為搶在敵人支援部隊之前抵達瀘定橋,,務(wù)于29日奪取瀘定橋。此時距瀘定橋還有240里,,來不及做飯的紅軍指戰(zhàn)員匆匆吃生米,、喝冷水后,即與對岸敵人展開賽跑,,一晝夜疾行,,終于在29日凌晨趕到瀘定橋頭。
創(chuàng)造軍史奇跡
記者站在如今的瀘定橋上,,盡管在13根鐵索外又加了9根鋼纜,,依然左右搖晃,橋下湍流寒氣逼人,。
“當時瀘定橋上的木板大部分已被敵人拆除,剩下光溜溜的鐵索。”瀘定縣文廣新局局長郭成燕向記者介紹,,對岸川軍憑險固守,,我軍在西岸高地迅速集中迫擊炮、機關(guān)槍形成火力掩護,,以二連連長廖大林,、指導員王云海等22名勇士組成的奪橋突擊隊,腰纏手榴彈,、背著大刀,、手提短槍,冒死攀上橫空擺蕩的鐵索,,迎著敵人的炮火匍匐爬行,,4名勇士不幸中彈墜入江心……
勇士們沒有后退,后邊三連的戰(zhàn)友也在爭分奪秒搶鋪橋板,。終于,,突擊隊抵近敵岸,敵人使出最后一招,,放火點燃了東橋頭的樓亭,。四團政委楊成武站在西橋頭振臂高呼:“同志們、沖過去,!莫怕火,!敵人垮了!”勇士們一躍而起,,沖進火海,,不顧帽子、眉毛著火與敵展開搏斗,,奪下橋頭,;并與后續(xù)趕來的戰(zhàn)友一起沖到街上,與敵人激戰(zhàn)兩小時,,占領(lǐng)了瀘定城,。自此,紅軍開啟了北上抗日的新征程,。
站在鐵索橋上,,記者見到北京游客梁女士,她感慨道:“只有身臨其境才知道勝利來之不易,,才能體會紅軍勇士們的頑強意志和戰(zhàn)斗精神,,每個人都會肅然起敬。”
“從強渡大渡河到飛奪瀘定橋,,紅軍不僅創(chuàng)造了世界軍事史的奇跡,,而且創(chuàng)造了人類挑戰(zhàn)極限的奇跡,,這是堅定信念支撐下精神抖擻的進軍,也是激勵我們今天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恒久動力,。”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專家宮自德說。
責任編輯:雀鶯